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游戏 > 团宠格格是食修 > 万家面

团宠格格是食修 万家面

作者:满汀洲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3-12-29 14:13:19 来源:免费小说

  明明已经做好了严密部署, 却还是让灾民钻了空子来。

  一时间,乌兰泰汗出如浆, 战战惶惶。忙跪地请罪:“奴才无能, 让这等刁民冲撞圣驾。还请万岁爷先去安歇,此间,此间交给奴才便是。”

  他这一开头, 底下的山东官员们也都跟着跪下。连太子都拱手:“皇阿玛一路舟车劳顿, 还是先行休息。此间事,交给儿子便是!”

  山东从四十一年遭灾至今, 一直都是压在康熙心头的大石。

  可算各地奏报, 说一切都在好转中。结果才几天而已, 灾民就拦到了御驾前。他哪儿还有心思休息?

  只肃容正色:“为君者, 民之父母也。如今子民拦路求援, 正对君父充满期待。朕便去了驻跸之处, 又岂能安枕?太子孝心朕知了,无需再劝。”

  说完,康熙便收回原要蹬车的脚。转身就要到那帮被死死压住的难民们处, 这回不但乌兰泰、太子等拦着。连胤禛跟随行的官员们也都赶紧跪下, 求他三思。

  到底这一身, 关系到天下安危呢!

  万一这灾民中有那么一两个心怀不轨之辈, 或者这衣衫褴褛的, 再有甚时疫……

  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便没有, 他们拼死阻拦一下, 也能更突显万岁爷的爱民如子不是?

  一直跟在康熙左近的宁楚格哪知道其中关窍啊!

  从小生活在四贝勒府,一直锦衣玉食的她第一次直面民生疾苦。眼看着那些衣衫褴褛、骨瘦如柴还要死死按在地上的灾民,她只觉得心中一片恻然。

  情知皇阿玛执拗, 想到定要办到。

  拦肯定是拦不住的, 她也只能劝道:“皇玛法,先让他们吃点东西、换身衣服,再来见您吧!”

  至少先吃饱穿暖。

  只她这个简单的小善良听在众臣心里,就是大智慧!

  赐衣赐食,彰显吾皇爱民如子之外。还能趁着灾民们换衣时,再做一波筛查,把所有危险因素排除在外。不怪是能从贝勒府庶女一路被破格提升,小小年纪当了和硕格格的存在。

  聪慧,灵巧!不愧是龙子凤孙。

  心里默默一波彩虹屁后,所有人等跪求万岁爷察纳和硕格格雅言。

  康熙抬眼看向自家好孙女,就看她正满眼恻隐地看着那些灾民。察觉到自己的目光后,还柔柔一笑,盈盈拜了下去:“这些人骨瘦如柴,唇无丝毫血色。看着便是饿了许久的,需些个绵软好克化的食物才不会好心办坏事,反而让他们受苦。”

  “孙女为皇玛法准备的青精饭、彩虹面等,倒是颇为符合。能不能请皇玛法割爱,让孙女为这些百姓们煮一锅饭、几碗面。”

  孙女眼神澄澈,其中满是对灾民的怜惜。

  不见丝毫功利。

  就不免让康熙大为感动,而且……

  这么好的树立民望的机会,他又怎能错过?

  所有人的注视中,就见康熙热泪盈眶,欣慰而笑:“好,好好好!乖孙女心怀仁孝,爱民如子。朕这个当玛法的,以你为荣。这来,今儿朕与你一起,给受灾百姓做顿热乎饭。”

  “让他们换上衣服,吃饱了饭,再将一切苦厄说与朕听!”

  被死死按在地上,丁点不得动的百姓们:???

  就觉得自己定然听错了!

  当皇帝的,哪个不是视百姓如猪狗?这鞑子皇帝不通教化,按说会更甚。要不怎么山东都已经受了三年灾,皇帝还有心思游山玩水?

  灾害连连,饥寒交迫。

  横竖都是一死,他们来,就没打算活着回去。只想豁出一身剐,引起上头注意。为了江山也好,名声脸面也罢。不拘什么,多派点赈济下来,让子孙亲友们坚持到灾年结束……

  没想到千辛万苦,费尽万般周折终于到了圣驾前,才刚刚喊了几声,就被悉数拿住。

  接着,他们忐忑而又惶恐地,经历了人生中最最惊心动魄的一天。

  一个个被带走,反复查验。确定无威胁、无病患后。再刷猪似的,被带去好生洗刷了一遍。连指甲缝都不放过,那等不甚讲究生了虱子的,更被强拉着剃了头。

  接着,又都换上巡抚派人快马加鞭购置回来的衣裳鞋袜。

  再被带到御前。

  一切说起来很慢,实则千百官齐上手,拢共也不过一个多时辰而已。

  也就堪堪够康熙命人原地设大灶,与孙女一起把青精饭、煮彩虹面条做好。等灾民们被收拾齐整回到码头,就看到身穿明黄色龙袍的皇帝正一手拿碗一手执筷,将那色彩缤纷如虹的面条盛在碗中。

  每盛一碗,他身边那唇红齿白,犹如观音座下童年的漂亮格格就在上面加些肉卤子。

  他们这些人被官差带着排队,一人一碗彩虹面条,或者青精饭配着格格亲手腌制的小菜。由太子、四贝勒、十三阿哥一一分发到他们手里。并嘱咐他们,虽皇上跟格格已经尽量把面条跟饭弄软。但他们久饿,还是要注意别过急过饱云云。

  让他们放心,此事既然已经上达了天听,就一定会妥善处理。皇上爱民如子,再舍不得治下子民颠沛流离,受饥馑之苦……

  还惶惶然以为自己身在梦中的灾民们:……

  一个个木然排队,木然接过那白净净一看便不是便宜货的碗。抓起筷子,机械地往嘴里送,就等着看这美梦到什么时候能醒。

  等那软软香香,浸润了肉酱滋味的面条、配了小菜的米饭进嘴,胃里那股子火烧火燎的饥饿被缓解时。那些自以为看破生死,无所畏惧的灾民们纷纷痛哭失声。

  真的,一切竟然是真的!!!

  并非他们痴梦。

  鞑子皇帝,哦不!圣上,圣上不但没嫌弃他们,将他们当乱民驱逐。还命人给他们洗了澡、换了衣裳。堂堂九五至尊,亲自下厨!!!

  是的,亲自下厨。

  在这标榜君子远庖厨,连庄稼汉等闲都不进厨房半步的时候。他,当朝天子,竟亲自下厨,将孙女孝敬给他的美食悉数分给了他们这些比蝼蚁还卑微些的贱民……

  砰砰砰的磕头声中,康熙的民望在这一瞬间达到了巅峰。

  起初作秀,顺势而为的他受到灾民如此感激爱戴,竟在羞赧、惭愧之外,另有一股子豪情鼓荡而生。

  他,爱新觉罗玄烨,大清的康熙帝。

  这锦绣河山的主人,要励精图治,更勤于国务。让治下百姓丰衣足食,再无饥馑之苦!!!

  如是想着,康熙快行几步,亲手扶起了跪在前头的一位六旬老人:“老丈等快快请起,身为人君,未能及时赈济灾情。让治下子民以这样的方式来寻生路,是朕的失职,是整个山东官员的失职。”

  这话说得乌兰泰为首的山东官员们脸上通红,羞愧无比:“奴才/臣等无能,请万岁爷降罪。”

  被扶起的老者含泪摇头:“不不不,非圣上之过。是,是四十一年以来,咱们山东实在是……实在是太苦了……呜呜呜……”

  “老丈莫哭!”康熙拿帕子与他拭泪:“好好与朕说说其中细情,您放心,朕既然来了,既然听了,就有把灾情处理好,救百姓于水火的决心。”

  这谁还不信呢?

  圣明天子都自己下厨,连自己的口粮都省下来给了他们!!!

  这是真爱民如子,不是戏台上的唱词。

  有了这等人认知的灾民们含泪都含泪点头,七嘴八舌地说起来。

  打从康熙四十一年来,山东全境大水灾,次年春夏大饥,人相食。同年六月二十日后,山东通省怪雨三昼夜不止。百余州县同时告灾,后又病疫。

  这场夏、秋大雨还引发沿河一带决堤。

  康熙点头,一脸沉痛地念出夏,大霪雨。六月十八日,沂水泛涨,漂没数千家,溺死男女两千余口的奏折来。并言早在康熙四十二年,就下令这受灾的济南府、兖州府下属十二个州县的地丁银米免征。

  四十二年的地丁银米这分三年带征,四十三年时,将带征改为免除,后又念百姓被灾之余,甫离重困。将四十四年山东全省的赋税银钱除漕粮外,全部免除。

  至今年山东全省免了三年税,部分州府四年。

  还劝各地地主减免佃户田租,给佃户资助耕牛及种子。更曾截漕赈济、平粜。推行八旗养民政策等。

  灾民们纷纷点头:“非皇上不体恤下民,而是累年灾荒,一年胜过一年。饿极了的人甚至……”

  甚至磨榆皮为面,屑柳皮为粥,食屋草、啖积尸。其尤惨者,春来复大疫,十室九户闭。

  接连三年,可算第三年头上六月十八得了雨,禾苗茂盛。偏蝗虫横行,将盼了三年才得的那么点子希望又都啃食殆尽……

  种种凄惨,简直让人不忍卒听。

  偏这般,还有狗官克扣朝廷派下来的赈济。还有奸商囤货居奇。还有为了政绩官帽,置百姓死活于不顾的杀材!

  若放在以前,灾民们便宁死也不敢说这等祸及全家的悖逆之言。

  可今儿,貌似前来的灾民几乎都是老者。宁可豁出来一命,也要为子孙后代,为万万千千承受饥饿的乡民们争取点希望的敢死者。

  豁出去的他们遇上想都不敢想的明君,当然竹筒倒豆子。一五一十地,将自己与乡邻们遭过的苦厄说与他们的圣明君主听。

  康熙果然大怒,钢牙紧咬:“你们放心,既然朕来了山东,过问了此事。必将其中所有查个清楚明白,该有的赈济悉数发下,该减免的赋税也都减了。”

  “那些尸位素餐甚至中饱私囊的官员一经查出,无论满汉,尽皆严惩。”

  “那些囤货居奇,大发国难财的奸商们也都别想跑!!!朕向列位保证,一定把此件事查个清楚明白。否则朕不继续南下,也不回京。甚时山东问题解决了,甚时候朕才继续南行。”

  这等重诺一出,灾民们自然万分欢悦。

  齐齐跪地,大呼万岁爷英明。

  与康熙一道来的文武之臣更是彩虹屁齐出,恨不得将康熙夸到德兼三皇、功过五帝的圣君。那些个心里有鬼的,却不免战战惶惶,如丧考妣。

  生怕这么一彻查下去,不但乌纱不保,小命也……

  为保这半生甚至毕生而来的乌纱,所有人等各出奇招。糖衣炮弹一**,莫说太子、四爷、十三爷这些成年阿哥,素来能在皇上面前说得上话的。

  便宁楚格都被试图行贿,用过苦肉计。

  与她一般大小的姑娘突然冲出来,二话不说跪地砰砰磕头。两下就让额头见血,求格格怜惜什么的。

  让宁楚格怔愣,好半晌都没回过神来。

  莫说下厨做饭了,连用都没用一口。凝碧、浣红两个不敢擅专,赶紧报给了福晋。康熙、胤禛急匆匆寻过来时,乌拉那拉氏正拉着她小手百般劝慰。

  宁楚格温温软软笑:“嫡额娘勿忧,女儿没事。就……”

  “有点不知道怎么跟皇玛法说。”

  康熙细瞧了瞧孙女的脸色神态,见她虽素白着小脸,眼神却不见半点惶恐畏惧后。这提得高高的心,才算彻底放下:“这孩子,跟皇玛法还有甚不能说?”

  “尽管讲来!”

  “在理儿的,皇玛法自然察纳了咱们格格的雅言。不在理的,也定然不往心里去,只记得乖孙女一片纯孝之心好不好?”

  “好!”宁楚格微笑点头,眼神间满满孺慕:“皇玛法果然是世上最好,最好的玛法了,谁都比不上!”

  一句话,夸得康熙瞬间骄傲:“那好孙女还不跟玛法说说,你到底有什么为难事?”

  “就……”宁楚格垂眸,对手指:“孙女说了,皇玛法可别觉得孙女忒坏!”

  “保证不!”

  “那,皇玛法可以派人查查那姑娘的家人。能急急慌慌,连那么小的孩子都利用上。可见那姑娘背后的家族甚至她本身,都知道这次皇玛法动了真格的,他们很可能在劫难逃……”

  就是惧了、怕了,才使了昏招儿。

  康熙大乐,很是夸奖了一番宁楚格的聪慧。回头不但把那小姑娘的家族给查了。连带着这些日子一直往太子、老四、十三跟前凑的,也都被查了个底朝天。

  果然……

  跳的越急的,心里就越是有鬼!

  好在老四跟十三都还稳得住,直接将那起子试图行贿的,一个个直接扭送去了衙门。太子……

  康熙叹,就不知道自己的精心教导哪里出了错!

  以至于太子,将来要从他手中接下这花花江山的太子,眼皮子竟然浅到极致。真酌情收了几份实厚重,罪责又可上可下的厚礼,打算为那几个脱罪???

  康熙心里画满了问号,直到那逆子以仁德为名,求他宽严并济、抓大放小。

  康熙差点一口老血吐出来:“山东累年遭灾,千万黎庶水深火热。那些狗官还阳奉阴违,大发国难财,置百姓生死与大清江山于不顾。”

  “作为大清太子,未来的一国之君。你不思如何好生整饬,彻底清除那些毒瘤。反倒让朕宽仁为怀???”

  康熙忍了又忍,到底没把那句你是不是疯了问出口。

  可胤礽还是觉得,皇阿玛看着自己的目光像是看个傻子。离他心中合格储君形象越来越远,断担负不起这家国天下的傻子!

  只这么一脑补,胤礽便如坠冰窖。心里有好些话要说,想为自己辩解。可嘴巴开开合合许久,也半句没倒出来。只是干巴巴跪地:“皇阿玛息怒,儿臣知错了……”

  气怒中的康熙却连眼角余光都不愿意再施舍给他一个。

  只继续加班加点,把底下的官员往死里逼。让他们一个个的,发挥出最大潜力来。顺藤摸瓜,把所有涉事者都一个个的拎出来。

  短短几天,相关证据就都呈在他的御案上。

  有了这些关键证据的康熙再不迟疑,亲自主持了公审。将这一应尸位素餐,隐匿灾情,甚至中饱私囊的混账们按律严加审判。

  该罢官的罢官,该流放的流放。情节严重的,直接押赴刑场,杀了个人头滚滚。

  围观百姓欢声雷动,无不奔走相告。言说遇着圣君明主,这苦日子终于要到了头。

  康熙倒也没让他们失望,处理完这些贪官污吏后。转身又截了漕粮赈灾、平粜。出台了一系列安抚百姓、稳定民心的举措。

  至少在夏粮丰收之前,山东百姓再不用受饥馑之苦。

  因此,康熙在山东百姓心中的声望空前。御船离开山东境时,百姓欢送于路者数十万人,还特特送来万民伞,那等向来只送给清官的最高褒奖。

  康熙言说自己德薄才寡实不堪配,百姓们还坚持,他处决了那些个贪官污吏、出台了许多利民政策。

  便是他们心中最最渴盼的最大清官。

  末了,被百姓公推出来,曾经被康熙扶过的那位老者还捧出了一碗素面:“草民们吃了格格孝顺给皇上的面,便也每家从赈济粮中选了最好,最饱满的一颗。”

  “集齐万家、万粒麦子。用崭崭新的石磨,最五福俱全的巧手妇人亲手磨成面,做了这碗万家面。虽无格格巧手,却也是吾等百姓的拳拳心意。愿天佑吾皇千秋万载,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他这一跪,数以万计的百姓也都齐齐跪下:“吾皇千秋万载,万岁万岁万万岁!”

  八岁御极,一路从风霜雪剑走到如今,自诩什么大场面都见过的康熙愣,继而双手接过那面。拒绝了梁九功要安排人试毒的举动,大口大口的把那碗面吃了个干干净净。

  连汤都喝得涓滴不剩。

  边吃还边流着泪大声称赞,言说这是他这辈子用过的最好、最最珍贵的面!

  再没想到自己的心意能被珍视如斯的百姓们欢声雷动,皆言皇上圣明。

  原本也这么以为,但此一事后。那点子骄傲自满都悉数不见,只剩下满满的紧迫感。山东饥民无数,十室九空,除了连年灾害外。何尝不是他这个皇帝用人不明,以至于赈灾钱粮没少发,鲜少落到实处。

  再者国库空虚,没有大笔的银钱兴修水利。

  而要解决这两点,首先是整顿吏治,其次便是充盈国库。选贤与能,让朝廷的政令都能切实落实到地方。也让再有天灾**之时,朝廷能及时展开赈济。

  但这两个,都很、特别的不容易。

  既想让天下百姓都如山东一般归心,又不愿再有任何一处经历山东之灾的康熙就很愁。每日里冥思苦想,完全没时间跟心情琢磨别的。

  说好的打卡各大旅游景点都成了故事。

  到了山东就各种忙活赈灾事,可算从山东境出来了,他也依旧恹恹的。看到那万民伞就摇头,觉得自己德行不够,配不上百姓如此夸耀。

  太子才惹了他不虞,等闲不敢往跟前凑。胤禛素来敏于行而讷于言,除非是至亲至近之人,否则谁也甭想让他卸下心防,把内心深处的话唠放出来。

  十三倒是带着侄子们劝了几回,都不惜彩衣娱亲了。

  却被康熙给了聒噪两字。

  最后无奈,只能把上了船就把自己关在厨房舱,等闲不出来的宁楚格给请了来!

  宁楚格愣,很惊讶地捂着自己的小嘴:“不过三两日未见,皇玛法怎么把自己折腾成这样?难道孙女送来那些个鲁菜,您都动也没动?”

  乖孙女大眼睛瞪得溜圆,满满都是‘难道本格格厨艺退步了?’的震惊。

  康熙忙轻笑安抚:“咱们宁楚格天资聪颖,在厨艺一道上更是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短短三两日就已经把鲁菜做得有模有样,殊为难得。只……”

  “皇玛法一想到山东一行所见所闻,就觉得自己差得太多太远。”配不上那把万民伞。

  也配不上那万家面。

  只这话过于矫情,他当玛法的不好意思在孙女面前说。

  可宁楚格是谁呢?

  能做文思豆腐,能在豆芽上雕富贵延年的她眼力绝佳。跟康熙这个皇玛法也相处日久,深深知道他的些个小矫情。

  当即笑道:“这有什么呢?孙女还觉得中华美食浩如烟海,自己只是沧海一粟呢!哪怕长命百岁,余生都泡在厨房里,也绝难学全。”

  “但是努力了,进步了,收获了,就有所得不是!”

  “弘晖不是说过,始皇帝那般天纵之才还得奋六世之余烈。皇玛法您再厉害,也扛不住咱们大清地方大、底子薄啊!只能咬紧牙关一步步的,慢慢来……”

  康熙一愣,细想想,好像,也是这么个理儿?

  当即笑着摇头:“枉朕空活无十余载,竟没有你们两个孩子来得通透。”

  “哪有?”彩虹屁小能手宁楚格微笑,一脸真诚:“是孙女旁观者清!自然更容易发现问题所在,皇玛法您啊,就是太追求完美。”

  “觉得自己现在配不上那万民伞,那就直接挂在御书房、昭仁殿呗。跟勾践卧薪尝胆似的,对着它吾日三省吾身:勤政了么?爱民了么?都有,那离心中梦想更近一步了么?”

  这就叫变压力为动力。

  康熙屈指,在她额上来了个小小的爆栗子:“破丫头又乱改圣人言!不过别说,这还真是个法子。今晚就挂在朕寝室之中,用以激励自己。”

  宁楚格捂着额,故作一脸委屈的样子:“说得好也打人么?”

  “皇玛法过于舍得!”

  “孙女奉陪不起啦,这就滚回厨房,继续钻研鲁地名菜。早晚有一天,我要成为精通八大菜系的名厨艺。以自己超凡脱俗的厨艺,光耀史册!!!”

  话落人走,特别的迅速、利落,毫不犹豫。

  康熙:???

  就不知道该介意小丫头越来越没规矩,半点不忌惮他这个皇帝的君威。还是欣慰她越来越不拘小节,与他这个皇玛法亲近。

  只亲手将那万民伞挂在对着床的墙壁上,细细端详了好一阵。

  才听梁九功来报,说刚‘负气而走’的小丫头又回来了。

  康熙欢喜之余还不忘糗她:“不是说回去研究鲁菜么?怎这么快就又回来了呢!”

  宁楚格笑:“因为皇玛法无情,孙女却孝顺啊!便被打了,也还巴巴下厨与您做羹汤。喏,食疗方里很著名的一道萝卜粥。给您益气、止烦、清热、败火。”

  “食疗方?”康熙笑:“元人忽思惠所撰写《饮膳正要》中的一章。你这丫头看书倒杂,这么偏门的都有所涉及。”

  宁楚格笑,万分真诚地夸赞:“皇玛法才真渊博,这么偏门的都懂!”

  太子、老四、十三,才一进门,就听着他们爷孙两个商业互吹。

  偏还说得认真,听得仔细,就很认同对方所言的样子。

  频频挨训,都快成老四一家子对照组的胤礽笑:“看来大侄女不仅厨艺好,口才也是一等一。简简单单的萝卜粳米粥,被你一说倒很不同起来。”

  宁楚格也不恼,只笑着冲他福了一福:“事实胜过雄辩,萝卜粥效果如何,太子二伯试试便知。横竖萝卜粳米而已,也吃不坏人。”

  “若果真好用,太子二伯虚火上升、舌焦口干等问题可不就迎刃而解了?”

  胤礽:……

  就没见过这丫头这么不按套路出牌的,偏她甭管怎么着,皇阿玛都笑呵呵配合。

  像极了熊孩子背后的熊家长。

  比如这会儿,康熙就乐:“梁九功,快!给你太子爷拿个碗来,让他知道指导药膳的厉害,也感受感受侄女的孝心。”

  见太子微僵,脸上很有几分抗拒。

  胤祥忙故作吃醋地为自己争取:“宁落一屯,不落一人啊,皇阿玛!这不仅有宁楚格二伯,还有亲阿玛跟十三叔呢,您也别太厚此薄彼了啊。”

  只话音刚落,宁楚格就歉然一笑:“对不住,十三叔。侄女没想到您跟太子二伯、阿玛会来。为免浪费故,特特算着量来的。分给太子二伯一碗,可就再也没有多余了。不然下次,下次侄女单独做给您可好?”

  守着四哥这个护短,尤其护女的,他就是满心愿意也不敢点头不是?不然回头四哥找他疯狂切磋,他想输得毫无痕迹又相对体面也蛮费脑筋的!

  苦于装输难度的胤祥笑着摆手:“多谢大侄女美意,不过你整天忙碌,甚是辛苦。当叔叔的得体贴点,哪能给孩子添麻烦呢?”

  叔侄两个客套完,太子这个唯一的幸运儿也已经喝下整晚的萝卜粥。

  开始夸奖粥的美味与宁楚格的厨艺:“再没想到这普普通通,甚至称得上简陋的萝卜粥,竟如此清甜适口,不带丝毫萝卜煮过那种怪味……”

  宁楚格笑:“太子二伯过奖了,《食疗方》上写得清清楚楚。只取大萝卜五个。消渴、舌焦、口干、小便数。煮熟,绞取汁,用粳米三合,同水并汁,煮粥食之即可,简单的很。”

  “回头侄女写下来,给太子二伯。以后若有所需,在毓庆宫就能弄啦!”

  这,这是说他以后常常需要下火?

  胤礽心下不虞,当着康熙跟胤禛面前倒也不好多说什么,只能一脸乖巧地听皇阿玛给他们上课。包括但不限于他此次山东之行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以及以后想要做出的努力……

  洋洋洒洒,既散且杂。

  听得胤礽心浮气躁,渐渐的,肚子里还有些个不舒服。偏皇阿玛正说到兴头上,他也不好贸然打断说自己需要出个恭什么的。

  就想着忍忍。

  可屁意汹涌而来,就不是说忍就能忍着的!

  康熙说到正关键处,实在忍不住的他赶紧拱手:“皇阿玛儿子可能是萝卜粥喝太多了,一时间颇有些不舒服……”

  这话要是换成人有三急,康熙再如何也不能眼看着儿子出丑。

  可萝卜粥用太多?

  那一大一小两碗粥,大的可是进了朕的肚子。朕这天命之年的还精神矍铄着,你个三十几大汉就不舒服了???

  康熙气,狠狠训了两句才放人。

  结果……

  就没太来得及。

  他才刚跑到门口,就听着呲一下,咣一声,来了个超级无敌巨响大臭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