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武侠 > 千古长安客 > 第九章 倾城之恋

千古长安客 第九章 倾城之恋

作者:二哲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01-01 05:18:38 来源:88小说

夕阳西下。

一行人离开了潜溪寺。临近黄昏乘船游荡在江面上。

一盏茶的功夫,远处江面出来一阵钟鸣鼎沸之声,几人细细地侧耳聆听,钟声愈发的犹在耳畔。

不空禅师激动道:“不远处应该是白马寺了”。

李白也喜出望外,几个人远眺着白马寺方向,心驰神往地划船而去。

正当此时,原本寂静的江面上突然伴随着一道电闪雷鸣,整个江面被炸开了惊天漩涡,龙卷风与天相接,江面上惊涛骇浪,小舟摇曳不止,随风飘荡,漩涡和龙卷风中奔雷涌动嘶吼,急电如风穿梭,几人吓得惊慌失措,死死地抓着桅杆不曾松手。

又是一阵巨大的惊雷闪电,忽然从龙卷风中飞出一匹白色的骏马,遍体通白,背生双翼,四蹄如风疾驰,身影如鬼似魅,一双大雪翅呼啸间,狂风急骤。

李白惊讶道:“你们快看那是什么?”

众人异口同声道:“天马”。

几人紧盯着龙卷风中的天马,李白再细细端详,天马背上驮载着一人,一袭白衣飘飘,远看与天马难以辨别清楚,蓦然天马一声鸣叫,马蹄声碎,打破龙卷风安静,此刻所有人这才看的清晰,天上是一位白衣女子,衣袂飘舞,白发如雪,面若皓月皎洁,双眸如空谷阴郁,肤若凝脂,腰环玉佩,隐隐散发出幽兰清香,如雪靓丽,似花的芳香馥郁,素手玉指,飘然轻举,仿佛行云流水般荡涤心灵的空寂。

就在天马停下一瞬间,白衣女飘身落下,浅浅一笑,施礼道:“见过公子”。

李白满脸通红的指了指自己,花美香儿不悦道:“你又走了桃花运了”。

崔颢激动道:“敢问仙子从何处来?”

“我是洛神”。

“洛神”,李白和崔颢惊声道。

花美香儿好笑道:“不就是洛神吗,有必要这样激动”。

不空禅师还是无动于衷,但是眼角还是不由地瞥了瞥一眼。

李白笑道:“原来是洛神仙子,不知道你此来所为何事?”

洛神仙子湿润了眼眶,红了双眸,李白举足无措道:“敢问洛神仙子是不是遇到什么难处吗?”

一阵久久地沉默,只有漫空惊雷闪电在狂啸沸腾,天马也是一声尖鸣,凑近洛神仙子跟前,四目相视,洛神仙子轻轻地抚摸了天马额头,就像爱抚一个婴孩一样,深情款款地不曾放手。

李白看在眼里却有种说不出的苦涩,但又不好当面直言,只能压抑在心头。

洛神低声道:“其实这白马是一个人”。

“一个人?”

几人面面相觑,不免陷入沉思,这到底究竟是怎么回事。

洛神仙子看向天马,弱弱道:“他是曹植”。

“曹植”,李白和崔颢惊讶道。

天马忽然仰天哀鸣数声,李白不解道:“曹植是东汉末年建安时期的大才子,他怎么会是天马?”

崔颢也困惑道:“曹植文采斐然,旷古绝今,天马怎么会是曹植?”

……

一来二去,洛神仙子见其难以置信,只好正视道:“他真的是曹植,当年官渡之战后,我与他洛水畔相遇,一见如故,彼此倾心相许,长安城下,二人饮马江湖,仗剑天涯,洛河江畔,许下海誓山盟,共结连理,相守到老,却不料造化弄人,他征战在外多年,等到再次相见,却已是物是人非,我成了他的嫂嫂,相见却不能相认,只能一心恪守伦理纲常,之后在铜雀台我成为了魏王妃,他却已是阶下之囚的临淄侯,没过几年就郁郁寡欢一命呜呼,一副残躯最后葬身在洛河中,凭借着心中的念力和怨气化为一匹天马,一直等候伊人归来,文帝知晓此事,赐我三尺白绫,血驱泥塑封佣在白马寺内,永生永世不得踏出白马寺半步,天马与我虽然近在咫尺,却不能相守,唯有千年难得一见的洛河神异,我们才能相见一回,唯有打破佣身,我们才能相守永生永世”。

“什么是洛河神异?”李白困惑道。

洛神仙子道:“相传洛河神异是百年难得一见的奇象,也就是天狗食月,此时天地之间阴阳失衡,五行相悖,它可以冲破世间一切,值此之际我才能逃出白马寺与天马相见,我求你们把我的佣身带出白马寺”。

话音未落之际,洛神仙子伏膝跪地,泪花滚滚地流淌,天马也是收起翅膀伏下前膝,低下马首,泪水滴滴地流下。

李白见状有些不知所以,但看到二人至死不渝的爱情,义正言辞道:“我答应帮你”。

哭笑不得洛神仙子激动道:“你说的是真的吗?”

话音一落,月食刚过,洛神仙子残魂随风而逝,不见踪影,天马长长地嘶吼一声,无尽地哀嚎却是无声地回应,天马振翅一跃,在空中不由地盘旋良久。

一行人也哀伤不已,想不到他会如此痴情。

李白大喊道:“我去白马寺帮她逃出俑身枷锁”。

天马在几人周围盘旋一圈,之后消失在茫茫江面下,唯有那天狗吃剩下的月光,冷风习习,吹皱的众人眉头不由地舒展不开,遥望着远处的白马寺,一道莫名的哀愁无端地涌上心头。

小舟飘向白马寺方向,不知何时几人已是在船舱呼呼大睡。

第二天船靠在岸边良久。

花美香儿询问路人:“前面是哪里?”

“白马寺”。

上了岸后,李白和崔颢在前,唯有花美香儿踟蹰不前。

忽闻耳畔传来一阵清晨钟声,顿时江畔众人全部停下脚步细细地侧耳聆听。

一行人走了没有多远,神都洛阳城外周遭清溪萦回,水声潺潺,临山建馆,依水而居,挖湖开塘,周围几十里内,楼榭亭阁,高下错落,江水穿流其间,鸟鸣幽村,鱼跃荷塘,洛阳人身穿绫罗绸缎,身戴珠玉玛瑙,往来不绝,一副怡然自得的样子很是享受现在惬意生活。

恰逢风和日暖,桃花灼灼,柳丝袅袅,楼阁亭榭交相辉映,蝴蝶翩跃飞舞于花间,小鸟啾鸣,对语枝头。

此刻前面人群沸腾很是热闹,李白等人随着人流追去。

刚没走几步,只见一座寺庙前站满了围观人群。

李白询问路人:“前面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何大家如此着急?”

“听说昨晚白马寺出事了”。

有人道:“听说白马寺大殿内的佛像突然流泪”。

继续有人道:“看来这白马寺也是不太平,难道世间有什么不鸣的冤屈”。

……

面对路人的七嘴八舌,李白急忙上前查看一番。

等到了白马寺跟前,人山人海的拥挤不堪,根本挤不进去,只能待到人群散后再一探究竟。

日过当头,烈日灼心。

人群此刻才缓缓地退去,一方大门上书写着三个鎏金大字:白马寺,青砖绿瓦红墙,门前左右屹立着两匹石马,大小和真马不无两样,雕刻的栩栩如生,一派佛家重地庄严肃穆景象。

李白笑道:“大汉第一古刹伽蓝寺,遥想当年摄摩腾和竺法兰在此译出第一部梵文经书《四十二章经》”。

崔颢呼之欲出道:“伽蓝寺是佛教祖庭,我等有幸来此走一遭也不枉此生,更何况我们还有更特殊的事情要办”。

李白猛地想起洛神仙子临走前的恳求,一行人不敢耽搁片刻直接进的里面一探究竟。

刚一踏进白马寺的大门,顿见大殿之内的蒲团之上打坐的沙弥们诵念往生经文,木鱼声声,梵音隆隆,犹如排山倒海般淹没向几人。

走了没有几步就被小沙弥拦在门口,李白询问:“小师傅你这是为何不让我们进去?”

小沙弥双手合十道:“现在正是礼佛之时,方外之人不可打搅,待到礼佛完毕我再引领施主拜佛烧香”。

见状李白也不敢强行硬闯,毕竟佛门重地不可造次,之后在小沙弥带领下来到一所禅房内歇息片刻,随后掩门而去只剩几人,闲来无事的李白坐立不安,出的门口,在寺院之中闲庭漫步,走了没有多久,前面显现出一方假山,乱石堆砌地周围有一个极小的入口,仅容一人侧身通过,李白很是好奇,刚要抬脚上前,不料后面走来一人,有礼道:“施主,我是本寺的住持,此地万万不可擅闯”。

回过头的李白这才看的清楚,原来是一个慈祥和睦的老和尚,手持念珠,脖颈带着一串佛珠,身披锦襕袈裟,李白歉意道:“对不起大师,是我对白马寺充满好奇,所以想进去随便看看”。

嫣然一笑的住持道:“施主,请随我来,这白马寺可不是方外之人所能擅闯之地,还是让我带你到处游历一番”。

两人正谈话间,从远处走来不空禅师,见到白马寺的住持两人同时施礼。

不空禅师道:“白马寺乃是中原第一座古刹,今日有幸来此,真是佛祖保佑”。

住持回道:“善哉善哉,敢问大师从何处而来?”

“我从西天狮子国而来,特意游历东方天朝,目睹大唐佛法求取真经”。

双手合十的住持笑道:“大师不远万里从天竺而来真是一路辛苦,今日有幸来到本寺,我定要与大师探讨佛法精妙”。

不空禅师回礼,而后在白马寺住持的带领下几人朝着大雄宝殿走去。

还没踏进大门,白马寺的僧侣全部去而复返,尤其是看到西域高僧驾临,纷纷聚集在门口围观。

住持和不空禅师坐在佛像之前,二人相视一笑,盘膝坐下,手持念珠,不言不语,双眼微闭,口中低声念着梵文诵经,李白和崔颢不解,二人为何如此,其他一干众僧看的明白,佛家讲求的是参禅悟道,唯有静心礼佛才能参透佛法的精妙。

一炷香烧完了,二人还是纹丝不动,李白有些不耐烦了,看着二人面对着佛像,竟然岿然不动,不免心烦意乱,毫无心思的离开了大雄宝殿,僧侣们还是仔细的旁观,丝毫不敢发出半点声音,生怕惊扰到二人的清修。

李白等人离开了大殿后,在白马寺观赏开来,面对中原第一古刹,不免充满了好奇,尤其是洛神仙子的嘱托,丝毫不敢懈怠,时不时的注意周围的环境。

崔颢讥笑道:“李兄难道对此地有什么高见?”

“你这话是是什么意思?”李白质问。

好笑一声的崔颢回道:“我看李兄总是四下张望,难道有什么不可告人的企图?”

“我就是……”,刚要脱口而出,可是却戛然而止,生怕惊扰了寺里的和尚,到时岂不功亏一篑,只好强忍着心中的不悦搪塞一番。

旁边的花美香儿不悦道:“难道你还想着昨天晚上的事情,我劝你还是就此为止,毕竟此事我等也无能为力,何必徒添烦恼呢”。

“我答应她的事情一定会办到,大丈夫应该言而有信,岂能失信于人,更何况他们受尽了数百年的离别之苦,我又于心何忍呢,能帮则帮,尽我最大的努力,就算最后是徒劳无功,我也不愿袖手旁观,毕竟他们的真情打动我的内心,我又有什么不能帮的”,李白正色道。

闻言后,花美香儿很是生气,但是看到他如此执着也不便再多说什么,反而对其另眼相待,崔颢还是坚持己见,毕竟这种事情过了多年已成往事,不予理睬也罢。

李白在白马寺转了一圈又一圈还是一无所获,此举反而引起了周围和尚的警惕,不一会儿,几个和尚走了过来,很是客气道:“不知施主在这做什么?”

一时语塞的李白竟然无言以对,猛地灵机一动道:“我的随身玉佩不知道丢到什么地方了,正在周围寻找还是找不见,劳烦各位师傅帮我找找”。

和尚们相视一眼有礼道:“施主我这就吩咐众人一起寻找你的玉佩”。

李白紧张道:“不用了,反正那玉佩也不值钱,还是不要麻烦师傅们了,我再自己找找,也许是我记错了,可能落在禅房了”。

和尚们也不知作何,还是笑道:“施主,不管玉佩多钱,在我们寺中丢失东西,我们一定会找到的,请你不要担心”。

见其如此客气,李白有些惭愧的不知所以,但还是佯装出一副焦灼的样子。

和尚们纷纷不容耽搁四下寻找开来,直至夜幕降临还是在苦苦地搜寻寺中的各个角落。

就在暮鼓响起的一刻,所有弯腰寻找的和尚猛地挺直了身躯,双手合十,默念一声:阿弥陀佛。

李白对此很是诧异,如此突然怪异的举动很是匪夷所思,就在自己还要屈身寻找的一刻,和尚疾步上前,不好意思道:“施主天色已晚,我看还是明天再寻找玉佩”。

李白有些为难的看着和尚们,一个个脸上愁容不展,显然不是为了玉佩,而是其中必有不为人知的隐情,李白悻悻地应下了。

一行人将李白送回禅房后,叮咛道:“各位施主夜深时分千万不要出门,不论听到什么动静一定谨记不要出门”。

“这是为什么?”李白追问。

和尚们一脸的苦色,但还是不敢直言,毕竟这是本寺的秘密,也是数百年来一直不变的规矩。

和尚们不语。

旁白的崔颢催促道:“你要是不说,我们晚上估计就要出来一探究竟到底是怎么回事”。

李白附和道:“隐瞒只是增加我们的好奇心,到时就由不得你们了”。

崔颢见其还是不说,佯装出一副闭门的样子,就在门关上的一刹那,和尚们忙上前,彼此相视一眼,然后左右相顾匆匆的走到二人的跟前,诚惶诚恐道:“施主此事不可对外人道也,此事是白马寺的禁忌,相传白马寺的后山镇压着一头凶恶的怪兽,一到晚上就会发出哀嚎,只有佛经梵音才能将其镇压,现在我们该去大雄宝殿开始诵经了,千万谨记晚上不可出门,尤其是不能去后山,那里有着白马寺戒律堂首座看守,任何人不得靠近后山,违者杖责一百,然后离开白马寺终生不得再进入本寺”。

说完几人急急的离开了,李白和崔颢还是一脸的错愕,但是看到几人的神色,也断定非同小可,心中不由地忐忑不安,不知是喜是悲。

就在几人刚走不远,从大雄宝殿传来滚滚梵音,声音愈来愈大,如钟声般将白马寺保护的严严实实,就在梵音响起的一刻,从远处传来一声凄厉的哀嚎,那是一种撕心裂肺的尖叫,带着寒冰地狱厉鬼的哭诉,濒死野兽的痛鸣,远远地几人心中结起了一层寒冰,冷冷地汗毛竖起,又像是无形之中的一种召唤,可是那般的又惧又怕,又那般的无可奈何,举步维谷的惴惴不安。

惨绝人寰的声音听的李白心神不宁,却又那般的有心而无力,尤其是回想起和尚的临走之言,不由地心提到嗓子眼,双手使劲捂着耳朵,生怕那残忍的声音撕碎自己的身体,撑破自己的心脏,可还是无端地打破周遭的安宁。

崔颢生气道:“这是什么鬼地方,想不到佛门净地也会不安宁”。

李白虽然没有大发雷霆,但是心底深处早已电闪雷鸣,焦躁不已。

良久。

梵音如丧钟四散开来,那凄惨的声音渐渐地被压下去,只能弱弱地发出最后一丝无声的哭腔,这才安下心的二人推门出来,远眺向黑暗下的后山,那消失的声音却那般的清晰和可怕,无端之中按耐不住心中的好奇,可是那股隐隐的好心好意又不得不使二人静坐。

梵音还是不曾退去,硕大的寺中周遭已是四下寂寥,杳无人烟,李白和崔颢熄灯卧床。

夜色深深,寒风簌簌。

李白一夜还是心神不安,同时窗户被寒风吹开,崔颢早已酣然入睡,无耐李白起身去关窗。

临近窗边,夜色朦胧,寒风刺骨,一抹白影飘过,来不及看清,随风而去消失在苍茫的夜色下,徒留下那袭渗人的寒意,就在关上窗户的一刻,一阵马鸣声打破黑夜的静谧,李白想起天马的哀求,那是刻骨铭心的真情,时时刻刻都在警示自己。

又是一声马鸣,带着哀怜和恳求,心底那颗躁动的心也升腾起一股冲动的念头,身披黑衣消失在无人的夜色下。

出了白马寺后,那一抹白影还是在前指引着方向,李白紧紧地跟随,沿着山路走了一段路程,突然眼前出现了一座石碑,上面赫然镌刻三个血红的大字:封神塔。看到这李白后怕的不敢往前,尤其是心底隐约冒出寺中僧人们的善言,踟蹰不已的进退两难。

风又起。

那道白影还是在前苦苦地等候,如抓住救命稻草般不曾放弃,一声苦苦地鸣叫,来自心底深处呼唤,李白再次不得不往前走去,跨过封神塔后,一股摄人心魄的冷风格外的剔骨割肉般难以忍受,冷冷地打了个寒颤,再次远眺去映入眼帘的是几点鬼火在风的摆布下变得恐怖如斯,李白的心也颤抖地布满寒霜,暗暗地靠近跟前才看得真切,那是三座石亭,旁边点燃着灯火,亭内端坐着一位苍髯老僧,面色沧桑,双眼紧闭,手持念珠,身披袈裟,一副稳如泰山的样子,三人围成一圈,中央是一口枯井,上面是用三个巨石磨盘封堵住井口,周围是用碗口粗的精钢铁链直通石亭处,似乎下面囚禁着什么可怕的怪物,生怕逃跑出来危害人间。

李白左右危难之际,轻轻地叹息一声,远处石亭内的三位老僧突然侧耳聆听,一人直呼道:“擅闯封神塔者,死”。

另外二人大喊道:“擅闯封神塔者,死”。声音格外地轰鸣。

两声过后,三根碗粗般精钢铁链不停地颤动,剧烈的声音异常的可怕,随即搬起千斤重地巨石磨盘砸来,吓得李白双腿瘫软地竟然不能动弹半点,眼看巨石磨盘飞天而起,李白暗声道:“不好”。

不容思索的李白只能强上,身负三尺长剑,即刻利剑出鞘,同时伴随着一声龙吟,身法移形换影向井口,可是面对巨石磨盘根本束手无策,长剑在夜色下呼啸,一股无形地煞气分外地逼人,三人还是无动于衷,其中一位老者大手一挥,铁锁响动紧接着第一个巨石磨盘飞起,直直地砸向李白的方向。

巨石磨盘在夜色下刮起一阵飓风,吹骤的李白双目不能直视眼前半点,不及反应过来,头顶的巨石磨盘以泰山压顶的雷霆之势砸下,要不是其身手矫健,恐怕早已是一团血肉模糊的血水,可是刚刚逃出生天,那巨石磨盘凭空削来,如鬼斧刀削般横扫千军,若是碰到分毫,自己肯定粉身碎骨,顿时吓得李白急忙纵身一跃才逃过一劫,不料那去而复返的磨盘又杀将回来,而且此次速度极快,耳畔呼啸飓风分外的响亮,李白见其如此步步紧逼,虽然心中很是气愤,但是根本无法靠近其半步,只有招架之力毫无半点还手之力,猛地急中生智,运起浑身之力直至剑柄,横眉一挑,怒目相视,右臂投掷长剑,剑尖直奔老僧的脖颈,风驰电掣,刺破长空。眼看老僧已是剑下亡魂,就在生死存亡的一瞬间,老僧左手乍现眼前,双指弹出,迅猛的剑锋却被其轻易地夹住,而后转手刹那,长剑又迅疾的刺向李白,此次力道比自己之前的更加劲猛,而且其中蕴含着强大的力量,不等李白反应过来,那剑直刺胸膛的心门而来。

生死攸关之际,李白一时心如死灰,毕竟那力道早已胜出自己数倍,远远地超出自己所能承受极限,双目一闭,不动如山,根本来不及躲避的一剑。

正当放弃生的念头片刻,剑始终不曾刺进自己的心口。

良久,李白小心地睁开双眼,顿见眼前站着一人,手握剑柄,心如磐石,镇定地站在自己的眼前,来人宽慰道:“放心,有我在他们不能伤你分毫”。

李白强笑道:“多谢不空大师”。

随即不空禅师将剑递到李白的手上,然后上前走了几步,施礼道:“在下不空金刚,今夜有幸能领教几位佛门高僧的武功,也算是我的一大幸事,不知几位高僧法号?”

老僧回礼道:“我是渡厄、左边是我的师兄渡难,剩下是我的师弟渡劫,我等在封神塔守护百年,你是第二个敢擅闯此地之人”。

不空禅师正视道:“敢问第一个擅闯此地之人是谁?”

渡厄道:“他是从天竺而来,法号菩提达摩,依旧没有破解我们师兄弟三人的金刚伏魔圈”。

不空激动道:“敢问你所说的可是达摩祖师吗?”

渡厄点了点头。

闻言后,不空禅师有些惭愧,毕竟达摩祖师乃是创立中原佛教密宗的开山鼻祖,自己又有何德何能与其相提并论,更何况达摩祖师也败于其手,自己有何与其一争高下,显然是自寻死路,不免心灰意冷。

渡厄冷色道:“我师兄弟三人在此上百年,不论你是一人还是群起而攻之,我们都接受挑战,否则请尽快离开封神塔,不然我等就要动手送客了”。

李白好奇道:“敢问大师,达摩祖师为何要来这封神塔,难道这里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吗?”

渡厄直言道:“为了本寺的镇寺之宝《四十二章经》”。

“《四十二章经》”,李白和不空禅师重复道。

“而且《四十二章经》就在这巨石磨盘之下,但是无人能一睹经书的真容,此生也是我等的使命也是我等憾事”。

李白不解道:“敢问这《四十二章经》中有何秘密,为何不曾让人阅读,毕竟他是白马寺的镇寺之宝,为何将其珍藏在这封神塔下?”

渡厄叹息一声,目露伤悲,摇了摇头,而后直言道:“相传这《四十二章经》本是天竺一部大乘佛法经书,谁料在翻译的过程中,所有翻译之人竟然全部遇难,不是病死就是神志不清,后来白马寺住持将其镌刻在封神塔下,希望有朝一日可以遇到有缘人破解《四十二章经》中的秘密来拯救世人,但是又担心经书魔化人的心志,特意让我师兄弟三人守护在此,直至遇到有缘人方能离开封神塔”。

李白失色道:“看来这《四十二章经》也不是什么造化世人的经书,相反它还有可能是一本乱人心志的邪书”。

不空禅师闻言是汉译的《四十二章经》,心中不免充满好奇和憧憬,希望能一睹经书的深奥,毕竟自己此行就是为了目睹东土大唐王朝的稀世经书,两本分别是佛家无上佛法《四十二章经》和《易筋经》,还有两本道家的《道德经》与《易经》,若是能将四本古籍目睹一眼,就算是死自己也了无遗憾,但是眼前就有渴求的经书,可眼前三人心意相通,武功高强,自己根本无计可施,要想进的封神塔下真的是难于上青天。

不空禅师看了看李白又想不出什么好的主意,纵然心驰神往,但是眼前三人绝不会善罢甘休。自己也无计可施。

突然渡厄沉沉地说道:“传闻当年菩提达摩离开了白马寺后去往嵩山少林寺,在那里苦思面壁九年,练就了一套绝世武功,或许你们可以去尝试一下,若是能学会其中的上乘武功再回来于我等一较高下,或许胜负难料也不得而知”。

不空激动道:“你说是去嵩山少林寺”。

渡厄连连点头。

李白也不知所以,毕竟少林寺乃是天下第一的武学宗派,常人是根本进不去的,更何况还要学到上乘的武功,真的是难上加难,又一次心底落空了。

不空金刚却满心欢喜,高兴道:“多谢大师指引,我这就去少林寺走一遭,或许还真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李白询问:“大师我们真的要去少林寺”。

不空禅师坚决道:“非去不可”。

见其如此果断,李白也不好再说什么,毕竟自己也别无他法。

不空禅师对着三人施礼完后,扭头离开了封神塔,可是刚刚没走多远,远处一道白影掠过,不空禅师笑道:“原来是天马”。

天马仰天叫了一声,只有李白懂得他心中的苦楚,走近跟前安慰道:“答应你的事情我一定会办到,请稍等些时日”。

一会儿,天马靠近二人跟前,李白询问:“你是不是要带我们去少林寺?”

天马点了一下头,不空禅师和李白上马后,天马展翅高飞在夜色下,一转眼已在嵩山之巅俯视少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