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科幻 > 民国三十年灵异档案 > 第23章

民国三十年灵异档案 第23章

作者:道门老九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3-12-26 04:35:14 来源:免费小说

  “啊?”这下华伯涛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了。深思熟虑之后,他终于开了口:“莫非是美国人?”

  他的声音压得很低,毕竟,这件事轮到中国以外的任何国家插手,都不是好事儿。不管他是同盟国,还是敌对国。要知道,在这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什么协议都是不靠谱的,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有的只是,永远的利益。

  “还不是。”戴笠已经是第三次摇头。

  但这次摇头,却让正思考着如何应对美国人的华伯涛,如坠冰窖。

  与此同时,一个大胆的想法,慢慢浮现在脑海。

  没错,越想越合理,越想越没有破绽,越想也越令这位老教授胆寒。想要肆无忌惮的去研究一个地区,并且大规模的调动相关人员,还不必担心有人去妨碍的,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这个地区,在自己的家门口!

  “你是说……”华伯涛的额头上沁满了黄豆大的汗珠。

  “日本人!”戴笠慢慢的眯起了眼,一个字一个字的咬了出来。

  戴笠的话一石激起千层浪,引的满屋子的人都停止了手头上的动作,就这么静静的,等着他的下文。

  “他们知道多少?”半晌,华伯涛喘了几口粗气,怀着一丝侥幸问道。他只希望,那些关东军只是象征性的搜索一下,或者,仅仅是为了找一片隐蔽的地方,修一个军事机场而已。

  “我也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他们知道的肯定比我们多。”戴笠铁青着脸:“或者说,中国人知道的,他们全知道了。美国人知道的,他们也全知道了。”

  “那……这群小鬼子,究竟想做什么?为了抓那条龙?”一旁的杨开禁不住发问道。

  “这才是我找你们几位来的,真正原因!”说完,戴笠快步走到放映机前,打开了机器里的托盘,将文件夹里的一张黑色底片放了上去。

  顿时,白色幕布上的纪录片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满眼睛的阿拉伯数字,里面还有几个类似于汉字的字符参杂其中。密密麻麻,看得人眼花缭乱。

  “41,94,41,8,41。”

  “ゴゴ,4,ガ,ツケウ,23,74……”

  这样的组合,一共有十一排,有长有短,有大有小。

  杨开抬起头,试着去寻找其中的规律,但结果却是一头雾水。

  于是,只得把目光投向了戴笠:“这张图,代表着什么?”

  “这是电码!而且是日本人的电码。”没等戴笠回答,华伯涛就淡淡的解释道。

  所谓电码,是利用若干个电流脉冲所组成的不同信号,其中每一个信号组合代表一个字母、数字或标点符号。

  电码一般用于情报发送,每个国家都有自己专用的密电码。日军的密电码因系统不同,电码各别,其中以陆军密电码为最难破译,整个抗战期间,日本陆军与海军的密电码始终少有破译;空军密电码则比较简单,容易破译。有英文字母的,有数字组成的,也有日文的,其中以英文的为最多。但不论哪种形式,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字符之间不留任何空档,一律紧密连接,不像英文电报每个单词一组,也不像中文电报每四个数字一组。

  “嗯!”戴笠点头:“这封电码是我的好友,美国驻夏威夷海军基地的上校埃尔伯特送给我的。”

  “他之所以将这封电码给我,是因为破译出来的内容,很是匪夷所思。起初,他还以为是破译员的问题。但核对了三遍后,格式依旧准确无误,所以,他不得不相信这里面所说的话,是真的。”

  “怎么一个匪夷所思法?”杨开问道。

  “本来德国和日本权衡再三后,认为在1931年的11月,将是全面进攻的最佳时期,那时候,双方的战略资源都将充沛,两线协同作战,一个在欧洲,一个在亚洲,必将势如破竹。但结果,日本却单方面违背了约定,将这场罄竹难书的侵华战争,提前了整整两个月!”戴笠说道。

  “这也使得德军过早的暴露了战略目标,差一点就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战争上的失败,使得纳粹上层雷霆大怒,他们无一不想责问,日本这样做的目的,究竟何在?”

  “没想到事情竟然是这样!”杨开大吃一惊:“可是,日本人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我相信,小鬼子绝不会无的放矢。纵观九一八事变至今,他们的一举一动无不代表着:坚定,果断,雷厉风行。既然这样做了,肯定是迫于某种压力,这才仓促动手。”

  “恭喜你,猜对了一点。”戴笠微微一笑:“但并不完全正确。他们不是迫于压力,而是为了寻找,或者说研究某种东西。这封电码,就是日本人给德国人的辩解书,他们在最后模糊的透露,将在中国境内进行一场史无前例的科技发明,如果进展顺利的话,这些秘密武器,将会扭转日升帝国的国运,使得统一世界的进程,提前至少二十年。”

  “有证据吗?”华伯涛这时候插了一句,此刻他的脸,只能用黑云密布来形容。

  天知道,日本人在酝酿些什么不可告人的阴谋。

  “要证据,很简单。我们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在九一八事变发生的同时,跟随着关东军踏入中国这片领土的,还有另一支神秘的部队。日本之所以选择提前两个月发起战争,究其原因,百分之九十是因为这支神秘部队。”戴笠说道。

  “什么部队?”杨开和华伯涛同时问道。

  “这支部队的编号叫做731!”戴笠面色不善的说道。

  “731,名字很普通。”杨开皱了皱眉头:“这是一支什么样的部队,特种部队?”

  “不!”戴笠摇头:“如果仅仅只是特种部队,你们就不会出现在军统了。”

  “你的意思是,我们此次的任务和这支神秘的731部队有关?”杨开觉得自己听出点什么来了。

  “是的。”戴笠点点头,也不否认。

  “但是……等等……”说到这,杨开揉了揉太阳穴,借助短暂的血液循环来整理下大脑中散碎的思绪:“刚才我们看的不是中国龙的记录片吗?我们这次的任务,应该是去找那条凭空出现的龙。”

  “哼哼!”听了他的话,戴笠冷笑了一声:“没错,这条龙是很珍贵,但你觉得它的生或死,能关系到国民政府,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吗?”

  “可……”杨开欲言又止,华伯涛,陈天顶,张鹤生等人亦是面面相窥,似乎对于戴笠忽然转过去的中心点,表示很不理解。

  但转念一想,戴笠说的也不无道理。这条中国龙的背景即使再过玄乎,也不可能影响到一个民族的存在。

  那么现在,问题就来了。戴笠口中的‘关系到国民政府,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事情,究竟是什么?

  这种感觉就好像,一团刚刚解开的疑云还未完全散去,就有另外一团疑云扑面而来。

  “我明白你的意思,不要着急,慢慢听我说。”戴笠挥手打断了杨开的话:“其实,‘中国龙’,‘北纬37度区’,‘731部队’这三个名词是相互关联的。如果仅仅是因为一条龙,我们军统倒真不会如此重视,但眼下,却到了不得不管的局面。”

  “营口坠龙发生后,驻东北的日本大使馆曾对此事表示强烈关注,甚至亲自找到当地政府,希望能和中方共同研究该神秘物种,但遭到了严词拒绝,之后就偃旗息鼓了。可我相信,以日本人的秉性,绝不会因为小小的挫折而善罢甘休。果然,当美军将龙骨分成两批,从太平洋运至珍珠港的途中,一只商船离奇失踪,自此,龙骨不再完整。毋庸置疑,排除海啸,漩涡等自然因素,日本人是最大的阴谋对象。而且,在关东军占领东北后,随之而来的编号731部队,似乎对黑龙江这个地方,怀有某种超乎寻常的兴趣,他们在那里除了建设实验室之外,还搭建了厂房,厂房内灯火通明,机器轰轰,经常往外和往内搬运着东西,但东西全部被帆布包的严严实实,也不知道在筹备着什么,而且这个筹备一等,就等了整整四年。”

  “四年后,也就是去年,这支编号731部队终于狐狸露出了尾巴。可能是准备充足了,又或者是急不可耐了,他们开始逐批进入黑龙江的腹地,也就是北纬37度区,并裹挟了大批量的劳动力。我相信,这一举措,很可能就跟电码里所说的,那个史无前例的科技发明,还有能扭转帝国命运的东西息息相关。如果一旦让他们得逞,后果将不堪设想。所以,军统必须阻止他们,这就是我戴笠找到你们的原因。”戴笠面色冷峻。

  “戴处长,你真的相信,那支编号为七什么的部队,可以制造出威胁整个中华民族的东西?”华伯涛提出了异议,他感觉,那份电码,是不是夸大其词了,或者是日本人为自己提前开战所找的借口。

  “我不但相信,而且坚信!”戴笠脸颊抽搐,牙齿咬的咯咯作响:“因为那支部队四年来的所作所为,从来都不是可以用常理来推算的,他们是畜生,是令人发指的畜生!”

  “这支编号为731的部队,真有你说的那么可怕吗?”杨开表示不解。

  是的,军统的刑罚,在整个国内,向以毒辣著称。因此在老百姓的眼里,常被冠以‘侩子手’的称号。而现在,一个恶名昭彰的军统头目,一个侩子手的老大,却在这里咬牙切齿的控诉另一支部队是畜生,是人渣,这是多么可笑的事儿。

  其结果,只有两种可能,第一种,戴笠在说谎。第二种,戴笠口中的这支部队,是真的畜生到家了,畜生的,连戴笠这个冷血的人,都难以忍受。

  “731,这本来是一串极其普通的数字。但是,当把它与关东军联系起来之后,731就成了魔鬼的代名词,甚至,比魔鬼更可怕!”说到这,戴笠叹了口气,慢慢的道出了真相。

  第三十七章 编号731(2)

  所谓满洲第731部队,是日本军国主义者违背国际公约,建立的一支集生化武器研究、生产与实战于一身的生化部队。

  1931年9月18日,日军进攻中国东北。当时张作霖已死,在内忧外患之下,东北九省迅速沦陷。然而日本皇军的雄心绝不仅仅在于东北,也不仅仅在于中国,他想拥有整个东亚,建立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但是,由于日本国土资源贫乏,在工业原料上无法及时供应,根本应付不了传统战争所需的巨大资源消耗。于是,日军在寻找其他的途径时想到了细菌武器。

  细菌武器不同于传统武器,它不需要大量的金属、火药,也不用大型的加工车间,一旦源病菌培育成功,便可以十分廉价地生产出来,而且杀伤力巨大。日军就是抱着生产“廉价武器、节省资源”的想法开始建立细菌研究所的。

  为此,日本统治者特别培养出了一批能够满足其侵略需求的科学家。当时,在军医学校任“军阵防疫学”教官的石井四郎,就是这批科学家的代表。

  731部队最初选址在哈尔滨市宣化街,对外谎称‘防疫给水部’,也就是水源净化部队。由被称为日本化学战、细菌战计划之父之称的石井四郎主持建立的,故亦称石井部队。

  因为天皇的大力支持,731部队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研究设备。主要以研制生物武器为宗旨,大量繁殖鼠疫、伤寒、霍乱、炭疽等传染病菌。

  值得一说的是,日本科学家们开始在动物身上进行细菌试验。后来,为了取得直接的效果,便索性把活人作为细菌试验的材料了。关押在秘密监狱中的中国人、前苏联人、蒙古人、朝鲜人被称做‘木头’,也就是原材料的意思,这个名词意味着可以被任意宰割。

  其中,专门从事鼠疫研究的高桥班军医,经常把在押的人员关在一间透明的隔离室里,往被试验人员身上注射病毒,并通过观察孔观察“木头”的病变情形。数小时以后,这些被试验的人员淋巴腺红肿,面部和胸部变成紫黑色,皮肤呈现暗淡粉红色……

  关东军一向志在侵略苏联,所以他们对预防冻伤异常重视。日本科学家们把被试验的人押到严寒的露天广场,迫使在押人员把手、脚插进冷水桶里,然后抽出手、脚进行冷冻。一定时间后,试验人员用棒敲打。被试验人的手、脚如果有知觉,还得继续冷冻。这是第一步,要求研究出在什么气温下、多长时间才可能造成冻伤。待手、脚麻木后,便将试验品押进暖房里,开始进行第二步的五花八门的试验:有时迫使被试验的人分别把手、脚立即插进不同温度的水里,主要研究造成冻伤后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变化。以此来统计对冻伤的预防和治疗。有时在冻伤处涂抹冻伤药膏,有时在冻伤处涂上带菌的药膏,有时不予治疗。这样冻伤后的变化就不同了,轻者造成残疾,重者久治不愈,受尽折磨而死。

  “起初,我们军统对于731还不甚了解。”戴笠似乎累了,喘了几口气之后,这才接着开了口:“直到因为某次意外,抓获了一名日本高官后,才渐渐解开了这个神秘部队的面纱。”

  “但很可惜,由于该官员并非直接隶属于731,所以,关于实施的具体地点、时间以及给中国人带来的损害详情,并无确实可靠的材料。目前,我们所知道的,只有以下几个案例。但我想,仅仅这几个案例,就已经够骇人听闻的了。”

  “第一个,是解剖学实验,某日,一名中国孩子被送到解剖室。几个日本军医一齐扑过去,扒光他的衣服,把人按倒在手术台上,用扣带将四肢紧紧扣住。然后强行消毒,注射麻醉剂。待这个小孩失去知觉后,军医们就将他的腹部划开,按肠、胰腺、肝、肾、胃的顺序取出各种内脏。接着,又将孩子的脑袋锯开,取出大脑。最后,将这些东西分别投入装有福尔马林溶液的大容器中。最终,手术台上,只剩下孩子的四肢和一具空壳身躯。”

  “第二个,是细菌实验,某日,宪兵给731部队送来三名女学生,日军随即在其中一名女学生的大腿上注射用老鼠磨制的汁液。半个月后,这名女学生发烧四十多度。这时,日军从她的血管里抽出血浆,注射在另一个人身上,经过十二天的潜伏期后,第二个人同样发烧。然后,军医对这三名女学生进行**解剖,取出细菌样本。然后这三名女学生被折腾的受不了,直接活埋了事。因为,一般情况下,日本军医在进行**解剖时,为了节省资源,是不打麻药的,将人活活疼死。”

  “第三个,是毒瓦斯实验,据日本高官供认,这一年来,731部队共进行了二十多次毒瓦斯实验,为了观察效果,石井本人甚至多次亲自主持。这些试验品一般是从单身牢房里送来的上等货,在实验里,他们被牢牢捆住,然后从管道里输入氰化钾。一分钟,二分钟,三分钟,随时间推移,被迫吸入瓦斯的人开始绝望的吼叫,疯狂扭动着四肢。接着口吐白沫,发出一连串的生理反应,直至丧命。”

  “第四个,是断水实验,所谓断水试验,就是将人绑在看守房间里,一直给面包吃,不给一滴水,看能活多久。而饥饿实验则相反,只给水,不给面包,看能活多长时间。最终,日军得出的结论是,只给水喝能活六十天,只给面包,平均只能存活七天。”

  “第五个,是干燥实验,他们将活人绑在椅子上,然后放在高温干燥室里,这时活人会被烘烤,然后不停的出汗,汗水又被热风不断吹干,大约十五个小时之后,人体水分将全部榨干,在也渗不出一点水分了,而试验品也被烤成了木乃伊。用秤一量只有活着时候的百分之二十二,由此,日本人确定,人体内水分占百分之七十八。”

  “某日,因生产鼠疫生化武器,致在第一部高桥班内,有四名作‘鼠疫毒化蚤’的技术员,感染了鼠疫。(“毒化”就是把含有猛毒的鼠疫菌注射老鼠,再把这只鼠喂给跳蚤吃,以培育在唾液腺内潜有鼠疫菌的毒蚤。)石井四郎害怕部下死于鼠疫,会影响全队的士气,于是下令必须彻底医救。高桥少佐在诊疗部长的指导下,大量制造鼠疫的免疫血清。即把鼠疫菌注射中国人的身体使之感染,然后把全身血液取光使之丧命。用这样方法制出大量免疫血清,来医治受传染的队员。为救一个日本人的性命,至少须有二十名中国人丢掉宝贵的生命。”

  “此外,731部队的科学家们,还通过解剖活人进行病理研究;在女犯人身上进行梅毒试验;用动物血和人血交换注射的试验;把人头朝下吊起来的倒控试验;把人胃切除,肠和食道直接缝合的试验;把人和动物肢解,身体拼接试验等等。这名日军高官还供认:为了研究各种治疗方法,对已传染的人加以治疗,给他们饭吃,等身体恢复时,又让他们做另一种试验。无论如何,从来没有一个人活着走出这个杀人工厂。”

  “以上所记,只是731部队滔天罪行的一鳞半爪,不知道你们听完之后,会是何种感受,但对于我来说,真的很难受。”说完这句话,戴笠已经哭了出来。

  此刻,杨开终于明白了,明白了戴笠在提及这支神秘部队的时候,为什么会咬牙切齿。又为什么会骂出‘畜生’二字。

  的确,军统的东西和他们相比,真的只是小儿科。而且,军统所惩戒的犯人,也不是说抓就抓的,有问题的才会被盯上,没问题的照样去过你的生活,没空管你。可这支编号731部队呢?他们做什么?他们简直是把中国人当猪,当狗!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在看到自己的同胞遭受到日军如此虐待,并进行各式各样惨无人道的实验时,都不可能再欢声而笑。

  因为,这不仅是一个民族的悲痛,更是一个民族的耻辱。什么时候,汉人竟沦落至此?什么时候,泱泱大国,竟被弹丸之地,骑在胯下肆意蹂躏?什么时候,中国人连最起码做人的尊严,都丧失了?

  “戴处长,如果你先开始就跟我说出这番话,我相信,我杨开,会跟自己的战友们,毫不犹豫的答应下来。战斗到最后一口气,战斗到最后一个人!”杨开眼睛血红,整个身体随着呼吸剧烈颤抖,远远看去,就像是一头发怒的豹子。

  “你们呢?”他回头,看了看独眼龙,九筒等人,等待着最后的答复。

  “指战员,还记得我们在狙击小鬼子第九师团前,全队人高呼的那句话吗?”独眼龙叹了口气:“现在,刘队先走一步了,很多兄弟也已经不在了。但我相信,他们正在天上看着我们,看我们有没有出息,有没有中国人的出息!”

  “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独眼龙高声喊出。

  “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九筒和石头对视一眼,豪迈的说道。

  “妈巴羔子了,别罗嗦了,现在就去。老子一刀刀的把这些畜生剁碎了喂狗,啐!喂狗都便宜他们了!”赵勇德如同涨满河槽的洪水,突然崩开了堤口,咆哮着,势不可挡。

  “为那些同胞,也为了这个正被肆意侮辱的国家。”不知何时,华伯涛已经摘下了眼镜,双手捂着脸,在那一阵阵的哽咽。片刻,他默默地站了起来,此时此刻,老教授那沧桑的背影,竟变得如此高大。

  至少,他的脊梁骨,是笔直的。

  第三十八章 编号731(3)

  “其实,我是一个怕死的人。”陈天顶不好意思的挠了挠耳朵:“但如果今天,我不挺身而出。那么明天,后天,大后天。终有一天,我的妻子,儿子,女儿,会成为下一个日本人的试验品。”

  “所以,我必须跟你们一块儿去,也不得不去!”说到这,他笑了,那是果决的笑,也是已萌死志的笑。

  “虽千万人,吾往矣!”张鹤生虎口一收,那条已经被他五指捏垮了的椅把手,直接被整个儿拧了下来。他本就是个练家子,再加上此刻怒火中烧,身边的东西自然而然的就遭了殃。

  估计,那条椅把手,被他当做是日本人的脑袋了吧?

  “好!我等的就是这句话。”戴笠重重的点了点头,然后打开放映机的托盘,取出原来的底片,重新换上了另一张底片:“你们的任务就是到达这里,获悉和阻止731部队的一切可能阴谋。”

  所幸,这不再是什么生涩难懂的电码,而是一张高空鸟瞰的图像。

  “这是美国f-5e高空侦察机在黑龙江附近进行例行军事侦察时,所抓获的截图之一。当时,拍摄这张照片的高度大概在一千米以上,很遗憾,不能再低了,再低的话,很有可能会被日军的防空部队发现并击落。”

  说到这,戴笠手指一竖,指向了图像:“重中之重的是,该照片所拍摄的地区,和‘北纬37度区’非常接近。”

  “什么?!”听见戴笠提及这宛若幽灵般存在的‘北纬37度区’,在场的所有人都伸长了脖子,一个个瞪大眼睛,企图在图像里看见希望看到的东西。

  二战时期,各国的航空技术都很不成熟。所谓的航拍,一般都是航空兵坐在驾驶后舱,使用照相机进行人工拍摄。也正因为这种技术条件的限制,使得所拍摄下来的照片,大多都很模糊。

  令人欣慰的是,这张图似乎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糟糕,虽然看不清具体细节,但还是可以分辨出大致的轮廓。

  图像中的中间部位是一块块错落有致的平房,相互连接,组成了一个整体的建筑群,在建筑群的右上方,有一个不算太大的露天飞机场,甚至还能看见几架小鬼子飞机的影子。在建筑群的边界地带,有些黑色的条纹细线,当然,并不是什么真的黑线。要知道,一千米的高空看东西,都是很微小的。杨开估计,那些很可能是战略沟壑和铁丝网之类的东西。偶尔几条黑线的连接处,还有一个高高的突起的物体,这个杨开认识,鬼子最喜欢的,就是在自己的军营外围竖立很多的哨岗,用以监视巡逻。建筑群的四周是连绵起伏的山巅,河流,还有茂密的森林,植被和地质断层。

  “这是一座标准的人工军事基地。”深吸一口气后,杨开断言:“占地面积大约有六千多平方米,戒备森严,全部采用混凝土浇灌,有的地方还进行了加固,很可能具备,或正在开掘地下空间。”

  “呵呵,果然是职业军人,眼光独到。”戴笠点点头:“那么杨开,除此之外,你还看出点什么来了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