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科幻 > 民国三十年灵异档案 > 第186章

民国三十年灵异档案 第186章

作者:道门老九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3-12-26 04:35:14 来源:免费小说

  “华教授,这钻头真能钻到地下三百多米?”杨开指着头顶问道。

  “当然。”华伯涛点头说道。

  “但是这整个钻井的高度,也没有三百米呀。”杨开对此很是不解。

  “呵呵,原来你想问的是这个。”华伯涛笑了笑,解释道:“杨开,所谓的三百五十米,只是最高的钻探深度,并不是每一次下钻,都必须得钻那么深。具体的下钻数值,得进行相关测试才能得出,比如,这下面五十米的距离就有石油,你却非要一股脑儿的去钻那么深,五十米不够,还得一百米,两百米,结果和石油擦边而过,到最后什么也没捞到,这不是得不偿失吗?”

  “哦,我明白了。”杨开连连点头:“这就和我枪上的机械准心一样,敌人离我多远,我就调那个范围的准心,要是每次都调最远的,反而打偏了。”

  “对,差不多就是这个道理。”华伯涛赞许的说道,他觉得杨开的悟性还是很不错的。许多比方,都能用生活中所接触到的事情代替。

  “根据矿物资源深度的不同,操作者会选择不同长度的钻头来进行挖掘。而且钻头属于消耗品,一旦碰到坚硬的岩石,就会迅速磨损或者产生裂纹,因此,矿井定期都要换一次配件,否则的话,磨损的钻头很有可能在开矿中断裂。”

  华伯涛娓娓道来:“不过我看这台‘地狱号’的钻头,应该不是普通的钢铁,而是某种含碳量很少的合金,只有合金的硬度,才能打穿黑龙江腹地的史前冰川。”

  “但是华教授,我就想不通了,这么大一台矿井,小鬼子是如何搬进来的呢?”杨开问道。纵观整个洞窟,只有隧道这一条进出口,但比较下矿井和隧道的大小,显然,就算是把现在的隧道再扩大一倍,也不可能容得下矿井。

  这就怪了,难道小鬼子还真有神话传说中的乾坤袋不成,再大的东西,都能装进去,到了目的地,再给它掏出来。

  “科学家自然有科学家的妙招。”华伯涛胸有成竹的说道:“我猜测,日本人是用了化整为零的方法。”

  “化整为零?”听了这个词,杨开当即一愣:“怎么讲?”

  “很简单,你别看这矿井很大,但却是由大大小小的机械零件构成的,日本人可能是先把矿井拆成零件,通过电力机车全部运到洞窟里之后,再像堆积木一般,进行人工组装的。”华伯涛说道:“其实不光是矿井,附近的金属框架上,也都有组装过的痕迹。”

  华伯涛说完,往前走了几步,端详起了钻头下的空间。

  按常理来说,矿井之下,应该就是深不见底的矿坑。但这个可燃冰的采集点已经被废弃,所以矿坑也被日本人堵了起来。

  现在,华伯涛只能看见钻头下糊得到处都是水泥,还有混凝土残渣。整个填塞手段很是粗糙,由此可以看出,日本人走的很是匆忙。

  “唉,本以为能发现点什么,结果矿井竟然被封了。”蹲下身,锤打着脚下结实的水泥,华伯涛叹了口气说道。

  “华教授,要不我们把它砸开吧!”杨开异想天开的说道。

  “砸开……”华伯涛眉头一挑:“看钻头的长度,大概在七八十米左右,这也就意味着,矿井的深度在六十到七十米。一般来说,矿井的填塞都是用水泥实心灌注的,哼哼,几十米厚的水泥,你有多大的臂力能把它砸开?”

  “几十米,那还是算了吧。”杨开用手抹了把汗说道。

  他本以为矿井上的水泥,只是虚着盖了一层。但没想到竟然是一桶桶的倒进去,直到填满为止的。

  难怪华伯涛会做出如此哭笑不得的表情,自己的主意,还真是个馊主意,馊,真馊。

  正在杨开绞尽脑汁的时候,华伯涛却是咦了一声,像是感受到了什么微妙的气息,然后歪过脑袋,将耳朵贴在了那些乱糊的水泥面上。

  “华教授,你这是做什么?”杨开皱了皱眉头。

  “这下面有水声。”华伯涛闭上眼睛,沉默了几分钟后,蓦然睁开。

  “水声?”杨开能看出来,华伯涛有所发现,但自己却蒙在鼓里,茫然不知所措。

  “而且水声很大……不对劲,这不对劲呀……”华伯涛喃喃自语的说道。

  “水声……钻井……大坝……”当读到大坝这个词的时候,华伯涛眼睛一亮,整个人从地上跳了起来,差点把杨开吓了一跳。

  “天呐!我明白了,原来日本人竟然是用这种方法,开采到可燃冰的。”华伯涛气喘吁吁地说道。

  看他那满头大汗的疲惫模样,就像是刚刚进行了一场体力运动。

  “华教授,你明白了?”杨开诧异的转过头来。

  “明白了,全明白了,我明白了日本人为什么会把黑龙江源头,乌苏里江源头,额尔古纳河源头,这三条支流全部改道,汇聚在了天然峡谷。我也明白了日本人为什么会不惜一切代价,在峡谷建立起了这座大坝,我更明白了,那个足以改变日升帝国命运的东西,究竟是什么!”华伯涛神采飞扬的说道。

  此刻的老教授,年色红润,慷慨激昂,就好像一下子年轻了十岁,不,二十岁。

  “这……”听到华伯涛连珠炮似的丢出排比句,杨开当即就傻了。

  不过他好歹是个镇定沉着的人,片刻,就肃起了脸,一语不发。等待着华伯涛将这几个一直迷惑着小组的疑团,全盘托出。

  “杨开,此前我们觉得日本人的做法匪夷所思,不按套路出牌,其实是因为没有找到一条至关重要的线索。如果没有这条至关重要的线索,我们所看到的,永远都是一根根分开来的针,而这些针,永远都不会被串联到一块儿。”华伯涛歇了口气,说道。

  “我的意思,你能理解吗?”

  “大概能。”杨开点了点头:“那么华教授,你现在找到串联起这些针的线头了?”

  “找到了。”华伯涛自豪的说道。

  “是什么?”杨开情不自禁的问道。

  “水!”华伯涛伸出手,指了指脚下的水泥糊面:“这一切一切的蹊跷,都在水上面。”

  第三零三章 能源a计划(9)

  “水!”华伯涛伸出手,指了指脚下的水泥糊面:“这一切一切的蹊跷,都在水上面。”

  “杨开,你还记得我跟你提到的,那三个开采可燃冰的要素吗?”

  华伯涛娓娓道来:“第一点,是要打开永久冻土区,放入开采的钻头。第二点,是要利用某种压力,将断层里的可燃冰挤出来。第三点,是要始终保持温度,防止可燃冰气化。只有这三个要素全部齐备,才能去谈开采。”

  “很遗憾的是,这三个困扰了美国,苏联十多年的问题,被日本人给解决了。”华伯涛摇了摇头说道。

  “第一点,打开永久冻土区,日本人使用了‘地狱号’钻井,对于黑龙江腹地而言,这种可以挖掘三百多米的半成品,显然足够。第二点和第三点,利用某种压力,将断层里的可燃冰挤出来,并防止其气化。日本人将三条河流全部改道,并且利用拦河大坝,将这汪洋大海汇聚在了这片可燃冰富集的地区,利用大坝不正当蓄积的河水,来强行压迫地底的断层。受到压迫后,断层里的可燃冰便像挤痘痘一样,一点儿一点儿的露出了头。虽然其中有一部分气化,变成了甲烷,但因为上面就是汪洋大海,甲烷不溶于水,无法传播到空气,所以气化的甲烷再次冷却,凝结成了可燃冰。而打下钻头的日本人,则可以毫无顾虑的开采自己所需要的能源了。”

  为了怕众人听不懂,华伯涛每说一句话,都停顿一下,并在适当的地方做了解释,等他说完以后,时间已经过去了十多分钟。

  只不过他说出的事实,实在是太令人震惊了,所以杨开需要消化一段时间才能恢复过来。

  半晌,杨开终于呼出了一口气,一张脸阴晴不定:“华教授,照你的话说,其实河流改道,修建大坝,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这些可燃冰资源?”

  “差不多是这样。”华伯涛说道:“我相信,在大坝里,绝不仅仅只有这一个开采点,应该还会有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

  “还有其他的开采点?”杨开瞪大了眼问道。

  “你看到矿井上的标签了吗?”华伯涛往后退了一步,抬起头来,指了指井钻上一块生了锈的铁牌子。

  “上面写的是:川崎重工003。”

  “川崎重工,是小鬼子国内数一数二的机械加工厂,和平时期,生产民用设备。战争时期,可以迅速更换流水线,生产枪支,坦克,汽车。而后面的003,则是产品出厂的标号,因此最保守的估计,在黑龙江腹地,还有001号,和002号的钻井,至于后面还有没有,只能等我们一个个的去找了。”华伯涛说道。

  “看来我们必须把这个大坝给毁掉。”听了华伯涛的话,杨开咬牙切齿的说道。

  “不毁掉的话,说不定,小鬼子梦寐以求的大东亚共荣圈,在不久的将来,真会成为现实。”

  华伯涛的那句:谁掌握了可燃冰,就掌握了第三次科技革命。让杨开一直耿耿于怀。

  毕竟,他是个中国人。

  “大坝不能毁。”华伯涛想也不想的就否定了杨开的话。

  “为什么?”杨开的眼中露出了难以理解的神色。

  “除非你想让黑龙江附近的所有村落,城镇,全部遭遇一场难以抵抗的水灾。”华伯涛冷冷的说道:“杨开,你可别忘了,这口大坝上蓄积的,可是三大河流的源头,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到时候,你就不是万众瞩目的英雄了,而是罪人,千古罪人!”说完,华伯涛叹了口气,重重的拍了拍杨开的肩膀。

  “那我们就任由小鬼子胡作非为了?让他们把这些可燃冰变成能源,掉过头来打我们中国的军队?”华伯涛的意思,杨开懂,但他还是心有不甘。

  “想阻止日本人的阴谋,并非只有毁掉大坝这一条路。”华伯涛语重心长的说道:“我们可以从各种战术上入手,但作为一名长辈,杨开,我提醒你,现在的你,已经开始不理智了,你被仇恨冲昏了头脑。”

  “唉!好吧。”杨开沮丧的摇了摇头:“一切从长计议。”

  “杨开,华教授,你们来看看,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东西。”洞窟的另一角,传来了九筒的喊声。

  “什么奇怪东西?”杨开转过身来问道。

  “具体的我也说不清,反正就是这辈子没见过的。”九筒蹲在地上,聚精会神的看着脚下,就像是一只下蛋的母鸡。

  “走,过去看看。”看到这一幕,华伯涛推了推杨开,随即离开矿井,走向了九筒那边。

  九筒所在的位置,靠近金属框架所支撑的墙壁。右边放着一堆堆小型集装箱,杨开瞧了眼一个打开的集装箱,发现里面都是老虎钳,螺丝刀之类的修理工具,还有些叫不上名字的大家伙。集装箱堆的中间,固定着一个高高的书架,书架分三层,第一层和第二层都是空的,可能里面的书已经在矿井废弃后,被转移的日本技术员带走。第三层躺着寥寥几本书,封面都湿透了,黏满了肮脏的灰尘。

  九筒所指的脚下,是厚厚的坚冰。

  粗看没有什么蹊跷,但走进了杨开和华伯涛就发现,在坚冰之下,有许多影影绰绰的黑色东西。这些黑色东西,就像是徘徊在阴曹地府里的鬼影,隔着一层半透明的冰块,仰起脖子盯着大家。

  “有意思……”杨开眯着眼看了会儿,随即掏出手电筒,对着冰层照了下去。

  此时,华伯涛也蹲下身来,将自己的手电筒的功率,调到了最大。

  借着手电筒灯光,在场诸人终于发现,那些所谓的黑色东西,并非是什么鬼影,倒像是某种玻璃容器。

  “奶奶的,取出来看看。”九筒说道。

  “慢着!”华伯涛按住了九筒的手腕:“这些玻璃容器保存的如此隐秘,而且还被冷藏封存,肯定隐藏着某种不可告人的秘密。我们不知道底细,贸然打开的话,可能会不太好。”

  华伯涛的分析不是没有道理,众人都有些迟疑,不知道该不该取出这些容器。

  “指战员,你看……”九筒不知如何是好,只得将求助的目光投向了杨开。

  杨开深吸了一口气,说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有秘密,就有阴谋,我们来这里就是为了将小鬼子的阴谋扼杀于摇篮之中,取出来吧!”

  “嘿嘿,这话我爱听。”九筒笑了笑,随即往手心吐了口唾沫,抓起散弹枪的枪托,猛地砸在冰面上,咔嚓咔嚓,晶莹的冰面上立刻出现了一个蜘蛛网般的裂痕。九筒乘胜追击,再次扬起枪托,只听‘砰’地一声,厚厚的冰面终于被贯穿。众人忙不迭的清理掉碎冰,很快,刚才被重击的地方就露出了一个巨大的窟窿。

  令众人意外的是,冰面下密密麻麻的东西,并不是什么黑影,而是一个类似于蜂巢的钢筋结构,每一个蜂巢里面都插着一个玻璃容器,如同上膛的子弹。这样的做法除了能够很好的承受冰层的重量之外,还利于保护好玻璃容器不受到碰撞和损坏。

  “指战员,拿出来看看?”九筒伸着脑袋,说道。

  “嗯。”因为好奇心的驱使,杨开想也不想的就点下了头:“小心点,不要摔碎了。”

  “瞧好了吧,我可不像老赵那么笨手笨脚!”九筒说完,便将散弹枪挂在背后,紧接着撸起袖子,把蜂巢里面的玻璃容器慢慢给提了出来。

  整个过程,众人都在屏息凝神的看着那个玻璃容器,一颗心紧张的如同乱蹦乱跳的小鹿。

  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半米高的钢化玻璃容器,质地非常坚硬,不容易破碎。容器的形状就像一枚大号地雷,体圆头尖,尖端是银色的金属做成的盖子,盖子上面喷印着奇怪的标号:s-101。令众人感到惊讶的是,在这玻璃容器里面竟然注满了蓝色的液体,液体当中还浸泡着一个如同甲壳虫模样的物体,大概有成年人的巴掌大小,整个身体都是晶莹剔透的,连里面的每一根血管都能看得清清楚楚,真是既恶心又恐怖。

  众人怔怔的看着这个地雷形状的玻璃容器,只感觉一阵阵的毛骨悚然。

  “这该不会是小鬼子酿的泡酒吧?”九筒撇了撇嘴:“看样子,还是补肾壮阳的那种。”

  听了他的话,刘雨薇噗嗤一声笑了:“泡酒?你喝下去试试!”

  “算了,我还想多活几年。”九筒拒绝了刘雨薇的‘好意’。

  而华伯涛则推了推眼镜,然后把脑袋凑到容器跟前,眼睛一眨不眨的观察着。片刻,沉默中的他开了口:“这种液体,似乎是液化的可燃冰,里面的东西有点像三叶虫标本。不,不是,这个世界上,绝不会有这么大的三叶虫,但如果不是三叶虫,那又会是什么呢?”

  华伯涛口中的三叶虫,是一种生活在远古时代的生物,它的存在年头,比恐龙还要早的多。三叶虫的生命力极其顽强,而且种类繁多,有的长达七厘米,有的却只有两毫米,因为这种动物的背部纵分为三个部位,所以被称为三叶虫。不过遗憾的是,这种生物早在一亿年前就灭绝殆尽的,现在人们能看到的,只有它的化石。

  华伯涛家中的书房里,就有一枚三叶虫化石,这枚化石是他在喜马拉雅山采集到的,华伯涛对其很是珍惜。因此,一看玻璃容器里的昆虫外貌,华伯涛就把怀疑的矛头指向了三叶虫。

  不过,这个怀疑显然有点牵强附会。

  一方面三叶虫这种生物早已灭绝,另一方面,考古学中,从未发现过有长度超过七厘米的三叶虫。

  “打开看看不就知道了!”九筒伸手就想去拧开金属盖子,却被聚精会神中的华伯涛一把阻止。

  “别开!”华伯涛厉声说道,言辞之中,带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