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游戏 > 盛世明君 > 第104章

盛世明君 第104章

作者:木兰竹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3-12-27 03:31:17 来源:免费小说

  罗朗发挥不错,且已经处理过许多庶务,在见识上和现在还未入仕的学子们就不一样。虽然糊名,字体也有严格控制,但考官们几乎一眼就能看出罗朗试卷的不同。

  嗯,底气这么足,还懂得这么多内部政策的,不是罗朗那小子就奇怪了。

  这时候人情就发挥了作用——当然,罗朗本身的实力也的确配得上他的名声,罗朗此次唱名,当然是榜首会元跑不了了。

  罗朗见惯了大风大浪,本来以为自己很淡定。但是当他坐在离唱榜很近的茶楼中,听着官员拿着刘荨让匠人特制的大喇叭,高喊中榜学子的姓名籍贯的时候,他心里居然不自觉紧张起来。

  当他的名字被唱响的时候,罗朗不自觉激动的站了起来,眼中也不由自主涌出了雾气。

  他完全没想到,被公开唱名,居然会让他的心神被影响的如此深。

  罗朗现在心中的狂喜、自豪,是他所没有料到的。

  而当陪伴的友人对他恭喜,之后整个茶楼的人都知道他在楼上,纷纷对他恭喜的时候,罗朗觉得,自己好似踩在云朵上,步履都是飘着的。

  “恭喜……真是羡慕你呢。”许和忍不住道,“真羡慕你做出了这种决定,本来你不辞官,这时候接受祝贺的应该是我的。”

  荀文忍不住道:“不,我觉得肯定是我。”

  荀尹想了想,把自己的话压了下去。叔叔都这么说了,他这个当晚辈的也不好争。有时候,他不由想着,这操蛋的辈分。

  嗯,对不起敬爱敬仰的叔叔了,他只是偶尔这么想。

  罗朗此刻脸上的意气风发和言语中的得意,和他平时温润内敛君子模样仿若两人:“你们也就是嘴上逞能,然而事实上,夺得会元的是我。”

  许和:“呵呵。”

  荀文:“呵呵。”

  荀尹:“呵呵。”

  一直没说话的孔瑾若有所思,半晌,道:“如果我跟皇帝陛下哭求,重新科举行不行?”

  罗朗:“别梦。”

  许和:“别想。”

  荀文:“想多。”

  荀尹:“想美。”

  孔瑾深深叹气:“算了,有皇帝陛下亲自邀请的名声,也不比这会元差了。”

  孔瑾瞬间拉了一半罗朗的仇恨在自己身上。这几人纸花友谊的挚友们,又在琢磨割席的事情。

  刘荨一定会非常高兴的给他们再次赐下许多席子,好看一场割席绝交的大戏。

  “别以为这就是结束,还有比这个更加厉害的。”许和叹气,“本来陛下提出这些构想的时候,我们虽然觉得肯定动静很大,但绝没想到,居然有这么大的声势。”

  不在朝廷中的罗朗好奇道:“还有什么声势?”

  许和道:“你确定要听?你还有殿试,不会受影响?”

  罗朗自信的想到:“既然已经入了殿试,之后就已经毫无悬念了。对陛下心思的揣测,学子中谁能比得过当了这么久陛下主簿的我?”

  其他人点头。

  也是,罗朗是已经接触过朝廷核心的人。殿试主要是问策,他掌握的讯息肯定比其他还没有接触过朝廷官场的人多。这是先天的优势,没法比。

  何况,罗朗已经是解元和会元,第一次科举,皇帝陛下肯定还是希望有个三元及第之人,这也算吉兆。

  不过他们也知道,皇帝陛下好像对探花的执念更加深一点。全朝上下都想要个三元及第当做吉兆,但皇帝陛下说不定会因为罗朗长得最好看,不要三元及第也要一个最好看的探花。

  他们即使很嫉妒罗朗,但这种因为脸的儿戏之事,他们也一定要阻止。

  不过最终能不能阻止,还是只能看司公了。

  皇帝陛下现在越来越有皇帝的独断专行的模样,只有司公的话他能听得进去。

  虽然他的独断专行的地方都很奇特。比如今天他拉肚子,但是非要吃火锅,还是里面有多的吓人的辣椒和花椒,并且调味料里面还要加一大把辣椒粉的火锅,这种奇葩的事。

  第70章

  罗朗既然对自己如此自信, 其他人也就不藏着掖着了。

  会试学子的待遇还只是小菜一碟, 到了殿试后, 才是真正荣耀的开始。

  罗朗听着簪花游街、琼林宴、昭告天下之类的步骤,忍不住脸颊微红,有一种喝醉了般的微醺之感。好似美好景象已经近在眼前似的。

  他也的确有这种资本。

  许和看着眼红,阴阳怪气道:“不过陛下还是没有放弃让你成为探花,愚兄觉得陛下的想法还是有些道理的。”

  荀文瞬间会过意, 也微笑道:“没错没错, 我觉得应该支持皇帝陛下。”

  荀尹当然是要支持他的叔叔:“嘉飨有倾世之貌,当为探花。”

  孔瑾想了想, 还是不好意思打破自己的君子形象, 只轻轻颔首表示认同。

  罗朗:“……”

  他扫了一眼这些所谓有人,冷哼一声, 说了一句皇帝陛下的至理名言:“嫉妒使人丑陋。如此一看,朗的容貌自然倾城。”

  ……

  在不远处,乔装过的刘荨努力伸长脖子,竖起耳朵,激动的拉了拉旁边司俊的袖子:“看!他们吵起来了哈哈哈!“

  司俊把刘荨扯回了座位上,叹口气。

  也不知道刘荨是个什么毛病,既要来看放榜,又不和其他人一起, 还要偷偷摸摸围观。

  现在还想奢望刘荨变得正常,是不是已经不可能了?

  嗯,当司俊用上“奢望”这个词的时候, 已经表明他自己都觉得不可能了。

  这可真是一件悲剧的事。

  .................

  殿试如期而至。

  第一届科举考试的考生们怀着激动忐忑的心情,来到考场。

  因为成都没有宫殿,因此这次殿试从名称上来说,有点名不副实。不过有皇帝陛下在上头坐着监考,是不是在宫殿里考试都无所谓了。

  刘荨本来还期待着看到影视作品中那些因为太过激动结果殿前失仪的景象,从这一点说,他心里有点阴暗。

  不过令他十分自豪的是,敢来参加螃蟹试吃大会的考生们显然无论是才华还是心智都很有两把刷子,一个个看着都十分靠谱。

  刘荨摸摸下巴,还好殿试只是排名,只要不殿前失仪,就不会刷下去。不然这些一看都很靠谱的人才们,刷掉哪一个,他都会心疼。

  其他官员也纷纷拈须微笑。

  虽然有许多人来抢饭碗,以后竞争更激烈一些,不过朝中肯定是必须纳入新的人才。既然同僚需要扩充,在工作这么繁忙的时候,自然是来得是能帮忙的人,比拖后腿的人好多了。

  之前考试类别繁多,基础科目有经义、计算、国策等,这些都是简单的选择题,虽然题量繁多,但做题和阅卷都很容易。主观题有分析题、论文题等等,刘荨拿出这些题,让大臣们帮忙翻译成现在人用的语言的时候,大臣们都用看天书的眼光看着试卷。

  司俊不由苦笑。

  刘荨这些试卷,是委托两只猫找的他们公务员考试的试卷。慕晏和宿谊用这些试卷坑了好几次他们的新科进士,将最终品慷慨的卖给了刘荨,刘荨就拿着这些试卷来坑自己人了。

  这些题司俊做过,以他现代人的知识储存量,做这些题并不难。这些题类型虽然是后世用的,但是难度减轻了不少。而且还每个人分配了算盘,表示他们不会算数可以打算盘。

  这件事在考试前就已经公布了,所以前来考试的人都学过算盘——如果学不会,那就不是我的问题了by不靠谱的皇帝陛下。

  这就跟计算的时候可以带计算机一样,刘荨觉得这难度简直降得不能再降了。

  刘荨甚至道,等大家的思维改过来之后,他还要加深题的难度。

  嗯,司俊觉得,任由刘荨乱搞吧。反正大臣们都支持他,这大概是没问题的。

  司俊已经不知道谁才是古代人谁才是现代人了。他这个现代人都不敢如此乱来。

  殿试的时候,就全是主观题了。

  殿试有好几套不同的命题,考生们可以选择自己最擅长的。

  比如军事、民策、城区规划等等,多是情景模拟,考生择其一作答,假装自己是大臣,对皇帝陛下献策。

  这些题刘荨的心腹大臣都看过,若不是怕漏题,他们真想自己也答一次。

  这真是太有意思了,皇帝陛下打脑袋瓜果然不是凡人的脑袋瓜。这些千奇百怪的情景模拟,皇帝陛下是怎么想出来的。

  此刻刘荨非常有逼格的胡扯道:“古人云,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世间百态,史书中都有记载。”

  然后大臣们行以为真,跑去图书馆翻书了。

  不过刘荨说的也没错,不过这些情景模拟并非是这个世界的史书,而是系统里小伙伴们倾情贡献,和这个世界以后历史走向而已。

  历史中的一些巨大事件,被他改编成了情景模拟。他希望,不仅能用此筛选出人才。之后,他将会将考试答卷编纂成册,将其刊印天下,希望让天下有识之士,看到那些情景模拟的时候,能领悟到考试之外的一些东西。

  如此剧透,希望能让后世少走一些弯路吧。

  刘荨这突发奇想,经过司俊的肯定和完善,变成了后世称呼的一种奇迹。

  刘荨这一朝的殿试试卷大部分情景模拟,在后世历史中都得到验证,被后世神秘学家称为“预言殿试”,刘荨和主笔的司俊两人肯定有一人是会预言的神人。

  当然,后世靠谱的历史学家则评价,是因为刘荨和司俊这两位学识渊博,思维超前,就像是许多大学者所提出的社会模型被后世验证一样,他们两是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发明家科学家xx家,他们高瞻远瞩,能看到后世发展的一些弊端和前行的方向,是理所当然的。

  如果这两人能在后世醒来,肯定会扶额。

  xx家并没有,穿越者了解一下?不过就算是最不靠谱的影视剧也只会弄成神仙下凡,穿越者还是不敢写的。

  所以刘荨留下的“朕乃穿越者”的遗言到底被考古学家找到没?

  ...............

  考试时间还是漫长的,刘荨给了他们四个小时的时间写文。

  刘荨想着,公务员考试还有那么多客观题主观题,也就两三个小时。他就要一篇策论,四个小时应该够了吧?

  大臣们表示皇帝陛下这是不是太苛刻了,至少一天吧?

  刘荨想着史书中记载的殿试好像真的是考一天,不过他就考四个小时。

  司俊表示支持。

  司俊道:“陛下给了许多类型的题,几乎涵盖了所有国策。入场的考生,既然有心报效国家,心里总是有一二想法在胸。若半点想法也无,还需要临时思考,那这人,不要也罢。”

  大臣们听后,纷纷觉得有道理。

  像他们当年来投奔时,心里肯定也是揣着经过精挑细选的锦囊妙计。这些考生,若心里没点数就匆匆上了考场,那被刷下也是理所当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