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导演万岁 > 第508章 史无前例的大乱第509章 柯里昂宗教大变革

导演万岁 第508章 史无前例的大乱第509章 柯里昂宗教大变革

作者:张云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29 22:15:41 来源:88小说

后门,什么后门?”柯立芝问道。

庞茂笑了起来:“总统,在那个大教堂的旁边有个巷子和大教堂相连,巷子的里面就有一个后门,从那里可以直接通到教堂的内部,如果我把这个消息给散出去,保证让庇护十一世五分钟之内就打电话过来。”

庞茂说完,我和柯立芝两个人都咧了咧嘴。

“你手下不是有很多警察在场嘛,让他们‘误导’一下。”柯立芝挤巴了一下眼睛。

庞茂拿起了电话,拨了个号码,吩咐了一通。

然后我们就开始边听收音机边等庇护十一世的电影。

“听众朋友们,可以听见现场的呼声嘛,刚才有几个洛杉矶的市民在教堂后面的巷子里发现了通向教堂内部的一个后门,现在我们正在赶往那里……哇,已经快给撞开了,看来大家马上就能冲进去了,如果庇护十一世真的在里面,那会出现什么后果!?”主持人的语气变得十分兴奋起来。

柯立芝呵呵大笑:“这下有庇护十一世好看的了。”

果然,五分钟不到,电话铃响起来了。

庞茂接过了电话,听了一会,然后把电话交给了柯立芝。

“是庇护十一世。”庞茂忍俊不禁。

柯立芝接过了电话。

“原来是教皇陛下呀,请问有什么事情吗?”柯立芝一副事不关己的语气。

“柯立芝总统,我要求你以美国总统的名义出面制止这群暴民对教堂的攻击,确保我地人身安全,否则你们美国政府会有麻烦的!”庇护十一世的吼声。我坐在好远能都听得到。

“教皇陛下,这个不太可能。美国是**律的地方,那些民众没有触犯什么法律,我无权制止他们呀,再说,他们带着上帝正义的呼声,我就更不可能去阻止了。”柯立芝的回答让我都快笑得抽风了。

“柯立芝总统,我警告你。我是教皇,梵蒂冈教会的教皇!等我回到了欧洲,你们美国政府会受到各国政府声讨的!”庇护十一世地声音,尖锐而凄厉。

柯立芝呲哄了一下鼻子:“教皇陛下,让美国民族停止对教堂冲击很好办呀,你按照他们的要求去做不就行了嘛,那样省时又省力,不然即便是我出面阻止都不可能。你也是知道的。去年民权暴动,洛杉矾那么多警察都被砸得屁滚尿流还死了那么多人,就别说我了。”

柯立芝的话,五分是客气。五分是恐吓。

“让我做出道歉?!做梦!纯粹是做梦!”庇护十一世挂上了电话。

“卡尔文,你刚才的话怕吓到了庇护十一世。”我笑了起来。

庞茂在旁边苦着脸说道:“庇护十一世这回不买账,我们该怎么办?”

我拍了拍身上的灰尘,漫不经心的道:“庇护十一世现在就是纸老虎,他以为民众不会把他怎么样,在他心里还把自己当作至高无上的教皇呢,所以他在和我们打心理战,可等会让他看到民众冲进去地样子,他就会知道民众不是和他弄虚作假做做样子而是要动真格的了。”

“可是如果庇护十一世死扛到最后也不屈服。民众把他打出个好歹来,那我们怎么办?要知道尽管现在他在美国成了过街老鼠,但是在其他地方,可还是至高无上的教皇呀!”庞茂心里有点打鼓。

“没事,庇护十一世这个家伙我算是看透了,就是个怕死的人。所以咱们就等着他地电话吧。”柯立芝显然赞同我的想法。

“撞开了!后门被撞开了!现在我们进入大教堂的内部,从这里可以直接通往主教室,我们可以看到,有民众正在撞门,可以肯定的是,庇护十一世和主教尤特乌斯.克雷都在里面。”收音机里传来了主持人气喘吁吁的声音。

丁铃铃,主持人这边说完,那边电话就响了。

“看来这位教皇太怕死了,我本来还以为他还能坚持一下的,这才刚撞门他就投降了。”柯立芝呵呵直笑。接过了电话。

“总统先生,你叫你的人维护好现场保护我的安全,我愿意接受他们的条件。”话筒里传来了庇护十一世哭丧地声音。

“乐意为教皇陛下尽力。”柯立芝忍住笑意回答道。

“总统先生,我还有一个请求,希望你能答应。”庇护十一世的口气和刚才的比起来,简直就是判若两人,那种低声下气,和他的教皇头衔十分的不相称。

“教皇陛下尽管吩咐,只要我们能办得到的,我们立刻就办。”柯立芝装起了好人。

“我希望美国政府能给我安排一架直升机,护送我回到加拿大去,否则我宁愿被打死,也不会接受他们地要求。”庇护十一世吼道。

柯立芝转脸看了看我,我对他点了点头。

“这个虽然有点困难,但是应该还能做得到的。”柯立芝挂掉了电话。

十分钟之后,洛杉矶警察涌进了大教堂控制了教堂周围的形势,然后梵蒂冈教堂第257任教皇庇护十一世被警察们像托一条死狗一样从主教室里面托了出来。

然后,在大教堂外面的广场上,在临时搭建起来的高台上,这位惊魂未定的教皇,在铺天盖地的愤怒的吼声中,屁滚尿流地发表了声明。

“我,梵蒂冈教廷第257人教皇,庇护十一世,对于昨天晚上所说的话向全体美国民众表示道歉。”庇护十一世的声音在广播里听起来颤颤巍巍。

“说清楚些!你在昨天晚上都说了什么话!教会到底没有没欺骗我们两千年!?”

“耶是不是义人!?是不是被你们教会抬上了神坛!?”

……

民众一片沸腾。

我不知道庇护十一世面对着民众会是怎样地一个神态,不过从收音机里传来的他的那哆哆嗦嗦地声音来看,应该被吓得不轻。

“我……我承认昨天晚上我说的那些话,是对上帝的亵渎。现在看来,耶是个义人。不过他被抬上神坛,不是我的过错,不是我的过错!”

“你们梵蒂冈教廷愿不愿意撤出美国!?”

“愿意。我一回到梵蒂冈就马上和主教们商议从美国撤出的相关事宜。”

……

收音机里面的庇护十一世哪里还是什么教皇,分明就是一个面临审判被吓得哆哆嗦嗦的懦夫。

这天晚上,在洛杉矶警察地护送之下,庇护十一世犹如丧家之犬一般被护送上了开往加拿大的飞机。他来的时候,受到的是那么热烈的欢迎。走的时候,却落得一身的臭鸡蛋和唾沫,

壤之别。

也是这一天,美国几乎所有的广播台都转播了庇护十一世在洛杉矶发表地声明,各大报纸杂志都出了号外,纷纷对这天下午发生的事情进行了全方位的报道,报纸上,庇护十一世颤颤巍巍的照片被登在显着位置。

这件天大地事情。不仅受到了美国所有媒体的关注,自然也引起了包括路透社等等这些欧洲大的通讯社和各国媒体在美国的分部的注意,他们纷纷向欧洲的总部发表着这次事件的详细消息。而美国各大广播台,在美国政府的授意之下。开始把广播对准了欧洲。庇护十一世那天晚上在《耶受难记》的首映式上说地话,以及他在大教堂门口做的声明,全部通过各种方式,传到了欧洲。

这天晚上,美国总统柯立芝也在庇护十一世离开之后,乘专机飞往华盛顿。

518,庇护十一世的录音讲话,在欧洲各国开始大范围的传播,接过震动了整个欧洲。使得民众陷入了巨大的思想混乱当中。民众纷纷要去本国教会出来解释,要求了解真相,而梵蒂冈教会在庇护十一世没有回来之前,保持缄默,他们召回了所有红衣主教,开始商讨如何应付这次史无前例的危机。

在欧洲。随之也出现了两方面地意见,绝大多数的信徒对教廷极为失望,梵蒂冈教会的威信也因此在欧洲降到了极点,而传统教派则开始迅速抬头,随之也出现了传统教派信徒大增的消息,很多原本是基督徒的民众开始转而投向了传统教派的怀抱。

519号,美国总统柯立芝代表联邦政府对全世界发表了通报,宣称美利坚合众国不欢迎梵蒂冈教廷,梵蒂冈教廷在美国的教堂,将全部暂时收归国有。统一进行管理和改造然后下发给传统教派。

柯立芝的这个通报,再一次震动了世界。如果是之前很多人,特别是欧洲的民众认为他们收到的消息还只是传言地话,那么美国政府的这个通报显然证实了他们收到的消息的真实性。

522,庇护十一世回到梵蒂冈,但是他回到驻地之后,马上躲进了教廷里面再也没有露面。

525传统教派教会的所有主教在洛杉矾教会所在地举行了“传统教派复兴第一次主教会议”,在会议之后,传统教派发表了一系列的声明。

首先,他们正式宣布传统教派将在世界各地揭露梵蒂冈教廷的本来面目,并宣布梵蒂冈教廷为异端。

这也是两千年来,传统教派正式开始在公开场合向梵蒂冈教廷宣战。

其次,传统教派教宗所罗门五世宣布,515这一天,被定为“复兴日”以纪念上帝的荣光在这一天重新降临,与此同时,传统教派在他们接收到的所有美国教堂里,接受全体民众的忏悔和祈祷,并且重新给信徒按照传统教派的方式进行洗礼。

第三,传统教派教宗所罗门五世宣布我——安德烈.柯里昂为义人,他们把我的名字列上了传统教派的法典,并且把我的画像,挂到了各个教堂的“义人祠”里。

第四,传统教派正式宣布玛丽亚修女为预备教宗,现任教宗所罗门五世一旦逝世,她将成为传统教派的新教宗。

第五。传统教派重新颁布的新的《圣经》,在新地《圣经》里,《新约》全部被删掉,只保留《旧约》,此外,他们还对于一些列的教义、仪式做出了严格的规范。

最后,传统教派宣布传统教派和所有信奉上帝耶和华为唯一真神遵守牠的诫命的教派和平共处。

可以说梵蒂冈教廷在美国倒台之后,传统教派崛起的速度是史无前例的。首先,民众对梵蒂冈教廷痛恨之极,在深感受骗的同时,他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希望有一个新地可以信奉的对象,而传统教派在他们心目中就成为了正统。其次,美国政府也对传统教派大力扶持,不但把收在手里的原来的梵蒂冈教廷下面的教堂全部交给了传统教派,美国国会还拨款60亿美元资助传统教派。而传统教派自身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在美国也是很有实力,所以三者一结合,就使得在短短的一周不到的时间里。传统教派迅速取代了原来梵蒂冈教廷在美国地地位,成为了美国宗教界的领袖。

而对于我来说,最让我吃惊的还是所罗门五世把我宣布成义人,并且写入了法典,要知道,享受这样待遇的人,在传统教派地法典里面,也只有亚伯拉罕、摩西等人。

530,《耶稣受难记》的贝由飞机紧急运到了梦工厂在法国嘎纳的欧洲分厂。在那里,一批批的新的拷贝被赶制了出来,并且迅速被运送到了高蒙公司旗下的新改造好的有声电影院开始向欧洲观众放映。

和《耶受难记》的拷贝一起被运到欧洲分厂的,还有弗拉哈迪拍摄到地庇护十一世在首映式上以及在大教堂上发表声明的相关影像,这些影像被制作了一部纪录片,名字为《一个帝国的毁灭》。这部纪录片。片长一个小时,里面通过介绍关于梵蒂冈教廷的相关历史资料,配上庇护十一世的相关影响,解释了梵蒂冈教廷一个两千年的巨大骗局。

这部纪录片免费和《耶受难记》一起捆绑放映。

可以说《耶受难记》和《一个帝国地毁灭》在欧洲的放映,无疑是等于给欧洲原本就混乱的局面加了一把火,凡是放映影片的电影院门口,都排满了长队,人们甚至带着铺盖在电影院门口等待,为的就是要看到电影。

而肖塔尔和巴拉更是和高蒙公司的领导层做了一个大胆的举动,那就是把放映机搬到了各个城市的广场放映《一个帝国的毁灭》。一时间。法国的各大城市顿时万人空巷,与此同时,更多地人要求能看到《耶稣受难记》。

64号,我向肖塔尔和巴拉发去了指令,要求他们联合也将《耶受难记》免费向公众放映。虽然这样做,使得梦工厂和高蒙公司都不可能因为这部电影在欧洲赚到大钱,但是这也给了梵蒂冈教廷致命的一击。

而肖塔尔和巴拉更是把我的这个想法发扬光大,他们和高蒙公司进行了磋商,成立40支流动放映队,开始带着《耶受难记帝国的毁灭》的胶片在欧洲各大城市流动放映。

电影所到之处,立刻掀起了更大的动荡和混乱,欧洲民众在这两部电影的影响下彻底疯狂了,很多人都开始冲击本地的梵蒂冈教廷旗下的教堂,而传统教派更是和我们相

在欧洲大陆展开了名为“我父复活”的声势浩大的速壮大自己的实力。

欧洲大陆,顿时陷入了历史上少有的宗教大混乱当中。

对于我们的咄咄逼人的进攻,梵蒂冈教廷也展开了抵抗和反击,但是他们的反击都是在私底下进行的。

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梵蒂冈教廷毕竟屹立了一两千年,欧洲又是他们的根据地,实力庞大的他们展开的反击,也是威力无穷的。

首先,他们把欧洲各国的教区都整合起来,统一组织人员对我们的流动放映和传统教派的活动进行抵制。

其次,梵蒂冈教廷开始向欧洲各国政府施压,要求他们对民众进行安抚和镇压,要求他们把《耶受难记》和《一个帝国的毁灭》划为禁片禁止在欧洲放映,他们想通过这样的方法。把梵蒂冈教廷受到了冲击减小到最低。但是欧洲各国政府也不是傻子,面对这沸腾的民众,政府根本就是对梵蒂冈教廷地要求不闻不问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有和梵蒂冈教廷关系极好的意大利政府执行了梵蒂冈教廷的决定,但是马上就遭到了全国范围内民众的抗议,在抗议活动中警察打死了两名示威者,接着又引起了全国的动乱,让意大利政府吃尽了苦头。其他国家看到意大利的这种情况,更是不愿意按照梵蒂冈教廷的要求去做。一时间让梵蒂冈教廷焦头烂额。

但是这一切混乱,到了6月7号,随着一个消息的传出,潮。

这个消息就是:梵蒂冈教廷第257任教皇庇护十一世逝世!

67号,从梵蒂冈教廷传来了一个震惊全世界地消息:一世凌晨逝世。

教皇逝世,这样的事情别说在现在这样的敏感时期,就是在平常也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庇护十一世的死,因为他的美国之行。因为他的一系列的言辞让梵蒂冈教廷陷入了绝境而立刻引来地量的猜忌。

梵蒂冈教廷的解释是:“教皇庇护十一世本来就心脏不好,患有严重的心脏病,此次美国之行,遭到了巨大地打击。让教皇的身体健康急剧下降,6月7号凌晨,教皇在安静中进入天国,没有任何的;

梵蒂冈教廷的正式发言,表面上是在陈述一个事实,但是语气中却显然在谴责美国,他们的发言,透露出来的一个潜在的信息就是美国人应该对教皇的死直接负责。

这样的发言一出,欧洲和美国同时出现了谴责美国地浪潮。尤其是在欧洲,很多铁杆基督徒们身穿黑色衣服为庇护十一世守灵,很多报纸也在为庇护十一世唱挽歌,罗列了庇护十一世一辈子坐的几十条“好人好事”,号召信徒们在关键的时刻站起来守护梵蒂冈教廷,这些报纸中。意大利的媒体最多。

庇护十一世的死,成为了梵蒂冈教廷的救命药,他们可是利用这个机会扮出一副受害人地模样收买信徒的同情心,同时开始反击。

原本一边倒的局势,变得扑朔迷离起来。

不过,大多数人对于庇护十一世的突然逝世变现出了巨大的疑惑。

而欧洲各大媒体也都纷纷猜测庇护十一世的真正死因,其中以英国的第一大报《泰晤士报》的观点最具代表性。

这梵蒂冈教廷宣布庇护十一世死亡的第二天,泰晤士报在头版头条刊登了名为《谁是害死了庇护十一世的凶手?》地大篇幅的文章。

文章分析道:“教皇庇护十一世的突然身死,显得十分的蹊跷,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庇护十一世肯定不是因为心脏病去世的,经过我们的记者的详细调查,庇护十一世虽然心脏有点问题,但是绝对没有到随时会身死的地步,在两个月前的健康检查中,他的心脏还没有任何的大问题。”

“既然庇护十一世不是死于心脏病,那么为什么梵蒂冈教廷会在昨天有那样的言论呢?其中的道理不言自明。可以说,庇护十一世在美国的所作所为以及他的言行,已经让现在的梵蒂冈教廷陷入了绝境,如果处理不好的,这个统治了我们心灵两千年的帝国将彻底轰然坍塌。但是在教皇的录音、录像以及安德烈.柯里昂卓越的影片《耶受难记》的面前,梵蒂冈教廷的一切努力都显得是那么的苍白,在这个时候,庇护十一世完全成了梵蒂冈教廷的一个最大的潜在危险,只要有他在,那么梵蒂冈教廷就有覆灭的危险,所以,梵蒂冈教廷自己对庇护十一世下了黑手。”

“让我们来好好想一想,庇护十一世的死,会给谁带来最的好处。梵蒂冈教廷的发言的潜台词,谁都能听得出来他们认为美国人应该对庇护十一世的死负责,但是仔细分析一下我们就可以做出一个结论:庇护十一世的死,还美国人根本没有半点关系。首先,在这件事情上本来就庇护十一世和梵蒂冈教廷错了,排除宗教上的原因,从法律的层面讲。庇护十一世已经承认了梵蒂冈教廷是一个两千年的骗子,美国人做地事情都是有道理的,也是正义的。其次,庇护十一世如果死了,对美国人没有任何的好处,他们自然也不会干这种让自己惹上麻烦的事情,因为这不是他们的行事的风格。”

“既然不是美国人,那么剩下来只有一个可能:梵蒂冈教廷自己做的了。可以看到。几个月前还是至高无上地教皇的庇护十一世,现在对于梵蒂冈教廷来说,已经彻彻底底成为了毒药,如果他死了,不但可以杀人灭口将庇护十一世本人之前的一系列言行和梵蒂冈教廷划开,而且更可以利用这件事情,为摇摇欲坠的梵蒂冈教廷争取同情,他们也可以借此反击。来保护自己的地位和现有利益。”

“梵蒂冈教廷的这种做法,彻彻底底让我们感到了失望。如果在此之前我们还对这个教会组织还抱有一点点的尊敬的话,那么他们亲手害死了他们地最高领袖的凶手一般的做法,和他们成日里宣传的那套。实在是差之甚远,而通过这件事情,我们也更加清楚地看到,这个宗教组织,其实和各个国家地政府没有什么区别,完全是世俗的,他们可以为自己的利益做出任何事情,不管他们做的事情和不和他们信守的一贯原则相抵触。”

“梵蒂冈教廷的这种做法,是愚蠢的。也是让我们极度希望的。他们的这种做法,让我们有理由相信,安德烈.柯里昂地《耶受难记》里面的内容完全是真的,纪录片《一个帝国的毁灭》里面的所有内容也都是真的,而已经死掉地庇

世所说过的话,无疑更是真的。梵蒂冈教廷看来已路。”

《泰晤士报》作为英国第一大报。也是欧洲几个大报之一,影像巨大,他们的这篇文章立刻就得到了很多报纸的赞同,继而,在欧洲的每个国家里,几乎所有报纸都在探讨庇护十一世的死,除了少数的和梵蒂冈教廷联系紧密的报纸赞同的梵蒂冈教廷地做法之外,大部分的报纸都站在了《泰晤士报》的这一边,大部分的民众也都站在了《泰晤士报》的这一边。

梵蒂冈教廷偷鸡不成蚀把米,反而让自己陷入了难堪的境地。

“老大。梵蒂冈教廷里面的这群神棍也太毒了吧!竟然把自己的最高领导人给弄死了。”梦工厂的办公室里,甘斯听着广播,一边摇头一边感叹。

一旁的雅塞尔笑了起来:“你现在才这知道他们毒呀!?告诉你,对于梵蒂冈教廷来说,教皇这个位子和古罗马皇帝差不多,甚至还不如古罗马的皇帝呢,表面上看教皇威风凛凛,但是实际上掌握大权的还是主教团,他们才是梵蒂冈教廷的真正主人,对于一个教皇来说,如果他对于教会有益,那么教会自然愿意去支持他,但是一旦这个教皇对梵蒂冈教廷成为了阻碍甚至是像庇护十一世这样已经对教会形成了绝大的威胁的时候,他们就会毫不犹豫地舍弃他,历史上这样的事情太多了,历史上,教皇利奥五世被关入监狱谋杀,若望十二世被谋杀,本笃六世、若望二十一世、卜尼法斯八世等等死在主教团手里的教皇多不胜数,可以说干掉教皇是梵蒂冈教廷历代主教团必修的功课,也是他们最拿手的,在这一点上,他们倒很像是壁虎。”

“雅塞尔说得对,这一次完全是教廷先自己把庇护十一世干掉,然后又把责任推到美国人的头上。”格里菲斯也直点头。

“老大,我们也总该做一点事情吧,不能这么束手待毙,应该反击。”甘斯挥舞着手臂道。

“怎么反击?”我躺在椅子上,看着天花板道。

“这个……”甘斯嘟囓着嘴,瘪了下去。

“老板,我觉得这件事情,还是交给柯立芝去办吧,联邦政府处理这样的事情来,比我们要有经验得多。”雅塞尔的话让我点了点头。

“主要的事情交给他们办,我们还是要负责一些小事情的。”我笑了笑,然后对甘斯说道:“通知巴拉和肖塔尔,让他们不惜一切代价收买、拉拢欧洲的各大媒体,只要这些媒体站在我们这一边。那就意味着大部分的民众站在了我们这一边,如此以来,我们也就高枕无忧了。”

69号,美国政府在白宫正式对于教皇庇护十一世地死应,柯立芝愤怒地对梵蒂冈教廷杀人之后栽赃陷害的事情进行了谴责,称梵蒂冈教廷的人是“无耻的骗子和杀人凶手”,并且宣布了一个让所有美国人大快人心的消息:冻结梵蒂冈教廷在美国的所有账户和资本,将这些钱收归国有用于投资公众设施的建设。

柯立芝的这一招。算是高明到极点了。要知道梵蒂冈教廷在美国地账户里面的钱以及进行的投资的资本,可是一个我想都不敢想的天文数字,把这么大一笔钱白白地踹倒美国联邦政府的腰包里,而且是光明正大的,不但让自己白白得到了巨大的好处,还因此得到了民心,这对于联邦政府来说,可是一举多得地好事。一时间。联邦政府的威信急剧飙升,柯立芝的人气更是如日中天。

美国这一手,顿时也引起了其他国家的注意。既然美国这么干都没有问题,那说明自己如果这么干地话。应该也行。梵蒂冈教廷的钱,那可是一笔不小的钱,所以在美国政府发布消息的第三天,也就是号,英国政府宣布将对国内梵蒂冈教廷的所有账户和投资进行审核,一旦发现可疑的有问题的资金,英国政府将收归归国有。

英国人历来就擅长做这种事情,而且他们很精明,没有像美国政府那样直接宣布将梵蒂冈教廷的钱全部吞下。他们知道英国和美国不一样,美国远在千里之外,无论梵蒂冈教廷怎么折腾都不会对美国形成什么打击,但是英国就不同了,如果英国政府敢堂而皇之地把梵蒂冈教廷的钱全部扣掉,那以后他们可而就麻烦了。所以英国政府找了一个很好听地而且梵蒂冈教廷根本挑不出来刺的借口:审查。说是将有问题的钱收归国有,可是有没有问题说到底还是他们说了算。

接下来,法国、德国等国政府也相继发布了相似的宣言,毕竟现在是困难时期,所有国家都为财政忙活得焦头烂额,这么大一笔钱,不拿白不拿。

对于各国政府如此的举动,梵蒂冈教廷是叫苦连天,但是却有没有任何的办法,甚至连公开地谴责都没有。只能打落牙齿往肚子里吞,吃个哑巴亏。

本来作为一个宗教机构,投资什么房地产、石油、银行之类的事情就和他们的身份很不相称,这些钱也都是秘密投资的,梵蒂冈教廷哪里敢把它们拿到阳光下晒。他们的不吭声,倒是让各国政府十分的满意,三下五除二,梵蒂冈教廷在各国的资金算是损失掉了极大一部分。

而在我的指示下,巴拉和肖塔尔更是在欧洲大肆收买、拉拢媒体,各国媒体更是想尽办法对梵蒂冈教廷进行揭露,反正这样做他们的发行量会大幅度的提高,又赚到了名气,如此名利双收地事情他们自然乐意做。

于是乎梵蒂冈教皇在各国投资的实际情况、他们的那些来自民众捐赠的钱用到了哪里等被揭了出来,结果引发了民众对于梵蒂冈教廷更大的不满。

要知道,民众捐钱给梵蒂冈教廷,可不是一般的捐钱,其中带着巨大的宗教意味,这些钱他们认为是圣洁的,但是现在当他们看到这些钱被投资在了银行、实业等各个方面甚至成为了黑钱,这可是他们接受不了的。

梵蒂冈教廷万万没有想到,本来他们认为能凭借是庇护十一世身死的事情打个漂亮的反击战,但是事实是,他们的这个把戏不但没有给他们带来任何的好处,反而让梵蒂冈教廷在经济上和名誉上受到了巨大的损失。

尤其是经济上,梵蒂冈教廷百分之八十的资产全部落入了各国政府的手中,这可是他们最不想看到的。

梵蒂冈教廷之所以长时间稳稳地把其他的教派踩在脚底下,根本的原因就是他们财大气粗,有钱,就意味着有大量的教堂,有大量的信徒,有大量的

这些东西一多。自然就会有更多地钱。如果说先前让梵蒂冈名声大损的话,那毕竟没有伤到他们的根本,但是现在,手头的最重要的资本损失惨重,梵蒂冈教廷彻底伤了元气。

611号,来自意大利的红衣主教爱格诺.帕卡里被选为梵蒂冈教廷第260教皇,称庇护十二世。

到了这个时候,梵蒂冈教廷算是明白了。要想重新振作,一定要先把自己给搞得壮实了,而挑选新的教皇竖立新地形象,就成为了梵蒂冈教廷面临的当务之急。

这位庇护十二世,在长相上比庇护十一世要好得多,在出任教皇之后,刚刚过完51岁生日的他,立刻开始以新任教皇的身份开:各国。

庇护十二世每到一个地方。都会首先接见信徒和民众,他走访街区,探访教堂,给民众祈福。靠着他脸上的灿烂笑容和他的美丽,很快让欧洲民众认可了这位教皇,而先前的庇护十一世的留给教廷地种种阴影,在这位新任教皇的光芒之下,慢慢地被遮盖了起来。

而庇护十二世上台之后,对于美国也重新采取的新的措施。他取笑了之前庇护十一世对于美国地种种指责,取消了庇护十一世把我划为异端的通谕。这让欧洲民众觉得这位新教皇十分的大度、宽容,而在美国国内,民众对于这位新教皇取消我的异端身份的做法也是极为欢迎。而且因为这件事情,对这位新教皇的印象也有所改观。

梵蒂冈教廷的这一招,干得很是漂亮,但是这场宗教风波并没有这么简单地过去,争论、斗争还是起起落落。

1927年5到7底,后来的历史上。事件为“柯里昂宗教大变革”,两个多月里,因为一部电影,整个世界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思想大混乱中。

经过两个月多月地纷扰争斗,到7月底的时候,事态已经明朗并且渐渐平息下来。

这一场宗教大变革的结果是,梵蒂冈教廷的势力退出了美国,美国国内,传统教派成为了无可争议的宗教领袖。而在欧洲,梵蒂冈教廷损失重大元气大伤。不仅丧失了绝大多数的资产,名声降到了极点,更让传统教派钻了空子,在英国,传统教派地实力本来就异常雄厚,通过这场运动,传统教派打了个翻身仗,取得了在英国的统治地位,在欧洲大陆,的其他各国,虽然传统教派没有最后压倒梵蒂冈教廷,但是在法国、德国,基本上可以做到和梵蒂冈教廷平分秋色,梵蒂冈教廷原本在欧洲的优势完全丧失了,只是在意大利和地中海区域,梵蒂冈教廷还依然保留着它的绝对的霸主地位。

可以说,这场宗教变革,是梵蒂冈教廷历史上从来没有遇到过的最沉重的打击,让他们一下子从绝对霸主的宝座上摔了下来,想恢复往日的绝对荣光,已经不太可能,他们只能慢慢地恢复自己地名声,慢慢地让时间洗刷掉自己身上的污点。

而传统教派,完全是最大的受益者,它也因此从原先的一个饱受梵蒂冈教廷压迫的最大的一个反对教派一举成为了和梵蒂冈教廷平起平坐的大教派,而且这个教派在人民的心目中地位极高。

梵蒂冈教派虽然实力大损,但是他们毕竟有2000的历史在,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他们的实力还是不容小视的,而传统教派,虽然实力和声望大增,但是刚刚崛起,需要修整,所以双方都很有默契地选择了停战。因此,在7月底的 :

而对于我来说,这件事情就算到此结束了,以后他们两个教派如何,那是他们的事情了,我只是个拍电影的,也管不了这么多。

不过梦工厂在这次大变革中,收益同样巨大,《耶受难记》的放映,带来了7000多万美元的利润,而且公司和安德烈.柯里昂的名字,在美国成为了至高无上的称号,而在欧洲,更是受到了所有人的关注和赞扬。

“柯里昂宗教大变革”结束了,但是好莱坞的事情远远没有结束。

在这次年中电影档期中,米高梅电影公司的《万王之王》虽然投资巨大,但是评论一般,完全淹没在《耶受难记》的光环当中,不够西席.地密尔的导演功力,还是受到了电影界的一定程度的肯定。

而雷电华电影公司的第一部电影,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的《捉美记》则是一匹黑马,几乎让所有好莱坞人都大跌眼睛。

这部电影,虽然在《耶受难记》的巨大影响之下,票房只有万,但是却受到好莱坞电影界和电影评论界的一致称赞,希区柯克以他独特的视角和几近完美的镜头表现力,政府了好莱坞。

“我们十分惊喜地看到,好莱坞又崛起了一位优秀的电影导演,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这位来自英国的电影人,在《捉美记》中的那份流畅,那份对于镜头和场面调度的卓越的把握能力,让我们深为折服。而让我们感到最为惊喜的,是希区柯克在电影中对于心理的变现能力,他是一个用摄影机来研究现代心理变异的一个精神病专家,他对于悬念的把握和表现的功力,在好莱坞很少有可以与之媲美的导演。这个英国来的电影人,将毫无疑问成为好莱坞电影界的‘悬念片’第一导演,如果有可能的话,还会成为新的大师。”——《洛杉矶时报》。

《洛杉矶时报》对于希区柯克的评价,算得上是最有代表性的评价了,希区柯克的第一部电影,虽然票房没有赚多少,但是名声却是打了出来。

这对于梦工厂来说,不是件好事,但是我暂时没有精力研究这个了。

因为有另外的一件事情够我忙活的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