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当攻穿成农家媳 > 第58章

当攻穿成农家媳 第58章

作者:梦之草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27 15:40:50 来源:书海阁

一早,沈老爹便带着十来个人聚在沈家湖租住的那家小院中。等吉时临近,他们就会集体转移到沈记“好再来”食坊。

此时,方天林正在离他们住处不远的另一处小院中,那里现在已经成了沈记薯片加工作坊。

魏晓东五人、沈家湖夫妻和沈家溪夫妻,外加一个从安阳村叫过来的沈松,一共十人,正在仔细聆听方天林讲解叫卖薯片的要领。

等弄清楚所有注意事项后,十人推着十辆手推车分批满载而出。

此前还没人注意到,等十人穿着统一服装从巷子里走过,顿时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靖朝很忌讳白色,方天林便用其他素色衣衫代替。男的一律浅蓝色,女的嫩绿色,色调都不深,有什么污渍一瞧就明白,让人看了心里舒坦,没准被孩子一撒娇卖乖就舍得花钱买了。

方天林没做任何宣传,就连薛家也只是昨天才派人去通知,他估摸着也就薛广林一人会上门恭贺。对此沈家人早就习惯,心头再兴不起半点波澜。

当然,这么做并不意味着方天林不重视广告的效用,恰恰相反,他很清楚广告狂轰滥炸的功效。虽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但这种口口相传用口碑带动生意的做法,起效时间太慢,而且很难传到外地去。或许帝京得知薯片这样新吃食时,旁人记住的未必就是沈记“好再来”食坊,而是其他能量更大的商家。

十辆手推车在出了巷子后,立刻散开,循着昨晚商量好的路径各自奔向目的地。

沈家人对云州城西区这边可能不陌生,但对于各种私下里的规矩就抓瞎了,纷纷在乞丐向导们的带领下,朝着各个集市口行进。

现在时间尚早,早市上人来人往,柳橙在王三指点下,将手推车停在一个空的摊位上。

待车停稳后,柳橙将各种试吃的薯片都摆放到台面上,插上标价,后面则放着对应口味薯片的藤筐,这就是他今天要卖的货物。

怎么吆喝昨晚就培训过,但面对如织的人流真正大声喊出口时,柳橙依旧涨红了脸。

“各位大哥大姐、小弟小妹,走过路过不要错过,新品吃食,免费试吃,先到先得,晚了可就没了。”

柳橙才一吆喝上,就有人围在摊子前,免费的东西,不吃白不吃。

“这是什么?”

“这位婶子,这叫薯片,具体什么做的,先卖一个关子,您吃过之后不妨猜上一猜。”柳橙先取了一片放在嘴里慢慢嚼,完了指着最前面那一排盘子耐心地一一指明口味,“这是原味,这是麻辣味……您拿签子插一片尝尝。”

本来众人还在犹豫,新东西吗,一时又看不出来那是什么,自然不敢妄动,见卖主都吃上了,那“咔嚓咔嚓”的声音,外加飘散在空中的香味,引得他们胃部都不停蠕动,有好几人没经受住诱惑,都开始挑着自己喜欢的试吃,手脚快的甚至比刚才第一个问话的大婶还先吃上。

“嗯,味道不错,怎么卖的?”

“绿色花纹盘子中的这几种都二十文一斤,蓝色花纹那些三十文一斤,红色的五十文一斤。”柳橙顿了顿,又接着说道,“还有更好的,各位要是有兴趣请移步长宁街沈记‘好再来’食坊。”

“这么贵?价格比猪肉还高,有这个钱,我还不如去买肉吃。”

“是啊,是啊,不就是个小零嘴吗?这是没见过钱还是怎么着,竟然卖这么高的价。”

“话可不能这么说。”柳橙眼睛微瞪,“瞧瞧,这可是用了上好的豆油,再加上各种调料香料,这本钱可不少。再说,薯片很轻,一斤最少都有一百五十片左右,多的能有两三百片,可比肉经吃多了。”

“哎呦,初次做生意,我都急忘了。”柳橙轻拍了下额头,“各位客官,薯片一两起卖,最便宜这种只要花个两文钱就能买回去给家里娃子香香嘴。这种个头小,一两怎么都有二十片以上,也就一串糖葫芦的钱,真不亏。”

柳橙这话一出,原本嫌贵转身就走的人顿时停住脚,二十文或许舍不得,两文钱还不在话下。

“这种给我来一两。”

“好嘞。”柳橙取出一把小杆秤,利落地帮人称好,再用油纸包妥当,“您拿好,慢走。”

“给我来三两这个。”

“我要半斤。”

……

开张之后,柳橙便忙得脚不沾地。西区这边虽都是些小户人家,但手里头有闲钱的人可不少,他们生活窘迫其实更多源自于其他花销,光吃食方面而言,偶尔奢侈一把不会影响生活品质。更何况薯片一两起卖,几乎人人都能买得起,想尝鲜的人可着实不少。

柳橙每隔一段时间,就会为沈记“好再来”食坊打广告,很快这家铺子便在集市上传开。

“……”柳橙刚招呼完一个客人,感觉衣摆被人扯了下,忙回头。

“那是管理这个集市的李万,你想要在这里安生做生意,最好和他打好关系。”王三小声提示,“第一次多送点礼,你拿最好的那种薯片,给他包个一斤半斤,再交上摊位费应该不会找你的茬。”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柳橙早就有准备,听王三这么一说,立即拿出一个小提篮,里面正好放了一斤中品薯片,各种口味都有,见李万来到他摊位附近,旋即笑着迎上前:“李头,这点小小心意望您收下。”末了借着衣袖遮挡,不动声色塞了块碎银子给他。

“好说好说。”李万早就观察有一会,见柳橙这么上道,他也不介意当个好人。

见柳橙将人送走后,王三压低嗓音说道:“柳哥,过了李头这一关,以后基本不会有人为难你,你记得十天半月给他送点礼。”

柳橙点了点头,将王三的话都记在心里。

这么一个小插曲后,柳橙又将心思放在生意上。虽然多半人都只买个二两三两,但也有不差钱的,一买就是一两斤,集市人群还没散去,他倒是把最后一点薯片都卖了个精光。

柳橙立刻收拾摊子返回作坊,将手推车装满后又重新出发。这次他就不在固定地方卖东西,而是在商定的范围内走街串巷,边卖边宣传沈记“好再来”食坊。

沈家人都在西区内活动,魏晓东他们则分散在其他区域。那些地方富商大户云集,不熟悉情况贸然闯进去得罪人就不好了。魏晓东他们则没有这个顾虑,具体去哪里都是他们自己商量好,再由方天林选定,不能招惹的人早就避开了。别看他们年纪都不大,却识时务得很,能屈能伸,还比一般人更会来事,惹来祸事的几率不大。

也因为魏晓东他们去的地方比较富贵,薯片以中品上品为主,低品极少,次品更是没有。富贵人家讲究个身份地位,便宜货他们都嫌不上档次,即便味道好,也没几家愿意买,反倒高价物品颇受他们欢迎。

奢侈品就是这么来的,物以稀为贵,在做不到这一点的情况下,那就以拥有某个品牌的高档物品为荣。

这些东西难道真值那么高的价格?恐怕不是。之所以如此,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其中附带了人们的共识。当大家都认为某样东西好的时候,你却说不好,这会显得格格不入,很难融入相应圈子。如此一来二去,品牌就竖立起来。到了这个时候,卖的就不是货物,而是招牌。

同样一个设计师设计出来的服装,因效力公司不同,结果卖价可能迥异,这就是品牌的价值。

今天情况特殊,上品薯片才会出现在手推车上,明天这个档次的薯片就会下架,以后将只在沈记“好再来”食坊中出售。

再好的东西摆在路边摊上,那档次也会跟着刷刷刷掉,方天林可不想见到这种惨况发生在他的铺子中。

因着要先宣传一波,“好再来”开业时间比较晚,定在巳时正。

吉时一到,鞭炮声不绝于耳,将在附近的人都吸引过来,除了客人之外,还包括店铺掌柜伙计。

一见是街尾那家,掌柜伙计们都摇了摇头,不约而同想着这个新商家能支撑多久。不过即便心里这么想,他们还是会包上礼去道喜。新铺子开业,那可是喜事一桩,谁又会嫌喜气多?

铺子不大,塞不下那么多人,好在来恭贺的人也不多,就附近那么几家。方天林跟沈家河很快把人招呼好,收下礼的同时,把一份份准备好的回礼送出去。

之后沈老爹便带着人离去,只留下沈家海跟姚大嫂帮忙看店。

“二姐夫,这些你拿着,我跟天林都不认识什么人,你瞧着哪家合适,就送给他们。”沈家河将薛广林送上马车,他没说得太透,但言下之意是个人都明白,“这几份是专给你的,留着自己吃。”

“嗯,我记下了。你回吧,铺子刚开业,人多手杂的,需要人多看着点。”薛广林没有多留,一上马车,就示意车夫挥鞭离去。

沈家河目送马车驶远,立即回身从后门进了铺子。

长宁街位于云州城中心街道,十分繁华,即便是街尾,人流量也不小。要不是这家店面积很小,又接连几个接手的商家都比较倒霉,生意做不下去,纷纷走人,也轮不到沈家河租下店铺。倒不是他们租不起,而是这里的铺子都很抢手,房主可不愁租房,通常都是在确定上一个商家不续租时,铺子还没到期便已经找到下一个接手人。

在这条街上租房买店铺,需要机会还需要足够的耐心。不过这也仅限于街头街尾,街中心那些旺铺就不是谁都能入手,没点关系即便拿到手生意也做不久。

对于没见过的吃食,好奇的人不少,只是会来长宁街逛街的人,除了下人之外,多半非富即贵,他们在看到简单的装修,以及明显不像是生意人的店主后,纷纷皱起眉,犹豫着要不要进去。

沈记“好再来”食坊不是流动摊,纵使顾客只在店外驻足,方天林他们也没有大声吆喝招揽生意,这么做太跌份,不利于品牌经营。

这样的情况持续时间不长,很快便有一个还不到而立的男子在小孩的拉拽下进了铺子。

店里各种薯片都是明码标价,最便宜的都是五十文一斤起,这个价钱以下的则在单独隔开的外卖窗口出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铺子里到处充斥着薯片特有的香味,小男孩吸了吸鼻子,扯了下男人的衣袖,睁着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看着他,那意思不要太明显。

“店家,这……”青年男子有些迟疑地开口,话却只说了半截。

沈家河立即明白过来,用木签子扎起一片送入自己口中,以此表明这样新吃食没有问题,末了说道:“这些都能免费品尝,只开业前三天才有,你们可以自行挑选合口味的试吃。”

说完沈家河便立在一旁,给这对看着像是父子的顾客腾出空间。趁着人不注意的时候,他虚抹了一把额头,心下暗叹好悬,要不是昨天媳妇跟他详细说过应对之法,他还指不定会出什么洋相。

本来招呼客人的活计不该归沈家河,毕竟他反应比旁人慢半拍,但真要是顾忌这顾忌那,店里就没他能做的事,外卖窗口那边同样不适合他。

乾元族留下的信息中有治疗这个身体小缺陷的方法,只是方天林目前暂时还做不到,那沈家河就只能尽量克服,而不是一味逃避。

以往,沈家河对此不是不在意,只是习惯了,即便有不懂事的孩子指着他这个缺陷说笑,他也能一笑而过。但那都是无奈之举,并非他就乐意这么做。现在不同了,方天林完全不介意这点,还不断鼓励他,他觉得外面的天更蓝水更清,连阳光都耀眼了几分,生活充满希望,别人的态度已经伤不到他。

“爹,好吃,我要这个、那个……”小男孩尝过几种后,伸手不断指点。

年轻男子背着手,侧头对着沈家河说道:“这些都包起来,每样来个一斤,再给我拿五盒盒装薯片。”

“好嘞,稍候,马上就好。”沈家河爽快应下,随后便同在一旁帮忙的沈家海一起忙活起来。

价位不同,包装也不一样。外卖那边都是用油纸包裹,铺子内这些则最次都是简易藤编食盒,内层铺着油纸。沈家河拿出一斤装藤盒,将薯片呈螺旋状摆放,一斤恰好能装满一盒。

“客官,慢走。”开业第一单生意就不小,沈家河即便忙了好一会儿,心里头也高兴。

有了第一个吃螃蟹之人,第二个第三个就不远了。不过之后几个客人买的量明显要小许多,看穿着打扮估计是哪家下人。

沈记“好再来”食坊靠近西区,开业时鞭炮的响声吸引了一部分西区住户过来。因着这边紧邻中心区,附近住的多为小有身家之人,不知是不是为了撑面子,基本都是一买就是半斤以上,买个一两二两尝鲜的几乎一个都没有。

外卖窗口那边薯片价格比铺内货架上的要低上不少,客流量明显要比铺内高,方天林跟姚大嫂两人一起上都有些忙不过来。当然这只是暂时现象,忙过这一两天,估计客流量就会回落。

铺子开业时间有点晚,这样忙碌的场面只持续了小半个时辰,一到饭点时分,人群便逐渐散去。

很快,一天时间就过去。黄昏时分,方天林跟沈家河四人合力,将铺子里余下的货物都装上牛车,从后门运走,这样铺子就不用人守着。

薯片很脆,平时损耗就不小,搬运起来更是。方天林也只能暂时先这么将就着,实在是铺面太小,总不能直接睡在铺子里吧?那可是卖吃食的,这样不大卫生。

方天林他们到家时,来恭贺的村民早就拿着礼物回了安阳村,只留下沈老爹和沈家海他们,晚上就在薯片加工作坊那边落脚,倒是不愁没地方住。

晚上众人大吃了一顿,之后便聚在方天林家中,目光都放在账册上。

见方天林搁下笔,沈老爹代表大家出声问询:“怎么样?”

“移动摊子一共卖出去大约二百斤,得银子七两多,铺子里售出一百斤,得银十五两,外卖窗口一百五十斤,得银近四两,总计二十六两。”

方天林话落,房内一片静寂,落针可闻。

这可比卖羊肉那会还让人惊诧,那东西毕竟养了两年多才得那么几只,况且羊肉本身价格就高,一只普通羊就能卖个一两左右。薯片却是用最低价的粮食土豆制成,纵使算上各种损耗成本其实也不低,利润却依旧相当可观。最主要的一点便是这门生意谁都能做,不像方天林养的羊动用了空间水,旁人就是想仿照也无处着手。

“老三媳妇,你跟家河请的那个厨师可靠吗?”沈老爹最先回过神来,面上写满了担忧。

“爹,没事,那厨师就只负责炸薯片,各种口味配方都是我们自己调的,就算有人将他挖走,甚至偷了作料出去,短时间内想要破解也没那么容易。”方天林没说的是,其中有两种是出自乾元族之手,调味品很是特殊,是经过多种植物提取而来,任他们想破脑袋估计都想不出来。至于其他配方,不是靖朝没有,就是口味不符合,没法用。

“这就好,这就好。对了,铺子生意这么好,会不会有人下绊子?”沈老爹刚放回原位的心騰地又悬起来。

“这个不好说。”方天林思忖片刻,没有把话说满,“有点身家的人怕是都看不上,一天销售额还不到三十两,也就一顿饭一件衣服的事,随手抖搂一下就有。不过我也不敢保证所有人都这么认为,毕竟薯片的利润相当可观,只要量上去,赚头可着实不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要是有人打食坊主意怎么办?”

“只要不是碰上恶意满满的商家,就跟他们合作,若想要独自吞下食坊,就主动去找其他商家甚至他们对家合作,宁可少赚点也总比被吃得连渣都不剩要好。”方天林早有准备。现在沈家还很弱小,被人趁机占便宜也没什么好抱怨,等沈家站稳脚跟,那就有了话语权,到时就不是谁想欺就能欺。

接下来一段日子倒是风平浪静,过了头几天生意高峰期之后,食坊销售量逐渐平稳。

等手头一有余钱,方天便又招了些人手,其中食坊招了六人,掌柜和帐房各一个,店伙计四个,作坊那边则又雇了一个厨师,两个刀工,还请了几个打下手的,负责洗涮烧火之类。

移动摊也全换成魏晓东的同行,自此沈家人彻底解放出来。

沈家湖负责薯片作坊正常运作,沈家溪负责各种食材采买,沈家海则管着薯片包装一事,除了精致的礼盒之外,简单的藤盒木盒都交给安阳村民制作,其中以跟沈家一道过来的广延村民优先。

安阳村民得到实惠后,排外情绪明显削弱许多,沈家一行人就此在村子里安定下来。

食坊目前还只有薯片一种,货物太过单一,简直愧对食坊这个名称,一等铺子进入正轨,方天林便开始鼓捣鱼片一事。

刚弄出像样的成品,还来不及去云州港看看,食坊请的许掌柜便递过来一张单子:“东家,这笔订单接不接?”

“一万斤?”方天林眼里闪过惊讶。近来铺子里倒是陆续收到了一些订单,但量都不大,少的几十斤,多的也只有几百斤,上千斤的一个都没有,一万斤更是闻所未闻,“这家什么来头?”

“是个海商,专做沿海生意,将货物从南方运到北方,再从北方运到南方,赚取中间差价。”

“要求二十天内完工,只要上品薯片,违约金高达五百两,和货物售价相仿,有意思。”像是想到什么,方天林笑了,“只要付足定金,这笔生意接了,你跟他约个时间签契约。”

许掌柜点头应下,转身匆匆离去。这可是笔大单子,要是生意真成了,他就能拿个大红包。

喜欢当攻穿成农家媳请大家收藏:(wuxia.one)当攻穿成农家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