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重生之大唐中兴 > 第877章 遣唐使

重生之大唐中兴 第877章 遣唐使

作者:木子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30 08:20:08 来源:88小说

刘威誓死不降,最后的结果不用想也知道,最后战死在了庐州城。

其实让淮南一众将领意外的,最后为杨行密战死的是刘威,包括李神福等人都接受了朝廷的调令,并没有说是追随杨行密而去。

至于滁州刺史刘存等人,得到刘威战死的消息,也很震惊,不过他们却没有就这样战死的勇气,因为史书只会把他们记入大唐的叛将之列。

虽说淮南八州都相继归顺了朝廷,但淮南的局势想要稳定下来,也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不过关于淮南的人事任命权,却是下来了。

李遇、陶雅依然留任刺史,刘存则是调到了江南道,安仁义则是充任淮南道行军司马,徐温则是出任扬州刺史。

扬州刺史乃是上州,徐温这一下可谓鲤鱼跃龙门。

当然徐温也被淮南旧部记恨上了,虽然杨行密不是他杀的,他也成功把杀害杨行密的罪名塞给了张颢,但他毕竟也参与了兵变。

这对于朝廷来说也是好事,为了坐稳这个位置,徐温肯定会尽心尽力为朝廷效力,帮助朝廷巩固在淮南的统治。

除此之外,严可求也被调到了朝廷,在兵部担任主事。

淮南会以这个结果而结束,着实也让天下不少人感到意外,不少人都以为起码会打上个一两年才行,没想到没能朝廷大军到来,淮南内部就开始兵变了。

在淮南变局结束后,朝廷立即新派了人担任淮南布政使,即原江西道布政使独孤损。

接任江西道布政使的是温宪。

郑凝绩也调回了中枢,担任刑部尚书并进入了内阁。内阁也出现了一些变化,肖荣被调到四川道担任布政使,而李英旭则是调回朝廷以太常寺卿的身份进入了内阁,工部尚书则由王抟接任。

如今的内阁也有五人变成了七人,分别是李振、李泌、归仁绍、李易、郑凝绩、李英旭、王抟。

这几人中,恐怕也就李泌在内阁的时间最长,堪称内阁不倒翁。

主要是李泌在户部干的不错,李晔就没打算换掉对方,因为想要找到一个很好的户部尚书也不容易。

淮南的战事暂时告一段落了,菅原道真率领的遣唐使团也终于可以起航,从运河前往洛阳。

当路过扬州,看着那庞大的水师时,菅原道真还是有些震惊的。

可以说,菅原道真带着一路的震撼从升州到的洛阳,开始是挺震惊,后面就渐渐麻木了。

直到他们抵达洛阳。

得知倭国遣唐使时隔六十多年再次出现在大唐的都城,朝中不少人还是有些好奇的。

朝中也不是没人见到上一次遣唐使,但大多年岁已高,可以说凤毛麟角也不为过。

不过对于倭国遣唐使的来意,知道的却不多,毕竟锦衣卫和水师在倭国的事,知道的人很少,就连重臣里面,知道的也不多。

倭国毕竟是外来使团,若只是普通的官员迎接也有些不合适,所以在倭国使团从升州启程前,李晔便下令让鸿胪寺卿归仁绍前往东都,负责接待事宜。

虽说李晔在谋夺倭国,但表面的礼仪得做好,起码得跟新罗海盗之事撇开关系。

“这些就是倭人啊,怎么这么矮小?”

出于对倭国使团的好奇,舜化晴在听说后,就嚷着让李裕带她出来看看所谓的倭国遣唐使。

不过在看到倭国使团的人那么矮小后,便在那里撇嘴了。

李裕和舜化晴已经成婚了,虽然两人年龄都不大,但这个年代的人成婚普遍偏早,倒也不是不能接受。

作为老三的李裕成婚了,但是作为老大的李佑却是还没有,因为婚期之前就定了,得按照那个时间来。

“早就听说倭人矮小,只是没想到这么矮小,这大部分人连五尺都没有吧?”对于倭国使团的矮小,李裕也很惊讶。

“回殿下,据说是倭人的天皇不让他们的百姓吃肉,所以长不高!”旁边一个随从解释道。

“天皇?一个弹丸小国,居然也敢称天皇?我大唐也只有高宗才称为天皇,这倭人好大的胆子。不行,本王得去给父皇递折子,参这倭国一本。”李裕就像是个愤青,遇到不满的事就看不惯。

“殿下,这合适吗?”旁边的随从问道,“殿下只是亲王。”

“怕什么?父皇都不没说称天皇,这倭国居然敢,不参他一本,本王心里不痛快。”李裕说道。

见李裕年轻气盛,旁边的随从也很无奈,这虔王殿下也是做事不考虑后果。

不过李裕平时也不管政事,大多时间都在他那个钱庄上。这不来了洛阳后,他就一门心思在开设钱庄,便于长安和洛阳两地的商人存取钱。

说倭人矮小的并不止李裕和舜化晴二人,还有在码头处围观的其他权贵子弟和普通百姓。

没办法,都把倭国遣唐使当成了猴子,来看稀奇。

不过看到倭国人都这矮小后,一个个都没了兴趣,一边吐槽一边离去。

也有人看到了李裕一行人,便过来打个招呼。

如今太子之位已定,夺嫡一事也告一段落,毕竟圣上正值壮年,夺嫡也不可能那么激烈。

遣唐使团的倭国人也有人能听懂旁边围观群众的话,就有人心怀不满,对着一旁归仁绍抱怨。

“归上官,你们的百姓也未免太不友好了,说这些话也不怕丢了大唐的脸吗?”

这人一说完,菅原道真就有些恼怒,说话就不能委婉点?

“菅原正使,管好贵国的使团成员,这里是大唐东都洛阳,不是你们倭国。若是说了一些有损大唐威严的话,本官可不敢保证这事传开了,会不会有人对贵国使团不利。”归仁绍淡淡道。

“阁下息怒,是下面的人有些口无遮拦。只是贵国的民众,口中对倭国有些不友好,为了维护国家颜面,所以才口直心快。”菅原道真也不想自损国家颜面,所以在道歉的时候,也不忘维护一下自己人。

“我大唐的子民说什么,本官可管不了。”归仁绍冷不丁地说道。

“请问归相,敢问大唐陛下什么时候会召见我等使团。”一旁的三善清行问道。

听到这人称呼自己为相,归仁绍心里也很舒服,态度也平和了一下,“两日后,圣上会在紫微宫召见贵使团。这两日烦请休息之余,也做好面圣的准备。

这么多年你们的使团还是第一次来我大唐,有些礼仪也需要学学,以免唐突贵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