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重生之大唐中兴 > 第855章 龟兹投降

重生之大唐中兴 第855章 龟兹投降

作者:木子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30 08:20:08 来源:88小说

大唐乾宁十三年五月十日,左神策军大将军万百川率军攻占了西州回鹘重镇彰八里。

大唐乾宁十三年五月十六日,大唐沙州都督府都督钟伟率军攻占北庭,西州回鹘可汗仆固林率领两万帐部族向北庭西北方向的准葛尔盆地逃遁。

大唐乾宁十三年六月一日,万百川率军攻占仰吉八里。

自此,除了龟兹外,西州回鹘的所有重镇都被唐军攻陷,不过对于西州回鹘的残余却是无法剿灭。

北庭、彰八里和仰吉八里的回鹘贵族大多逃走,虽然族中青壮损失惨重,但依然是大唐在西域的一个威胁。

不过此时唐军也没空去清剿这些回鹘残余势力,他们需要巩固新近占领的土地,并且攻克龟兹。

在唐军攻占西州后,于阗挥师六万人包围龟兹,却没能攻陷龟兹,反倒是打的两败俱伤。

直到薛阿檀这边率领三万步骑杀到龟兹城下。

而得知唐军攻占了除龟兹外所有汗国重镇以及仆固林远遁准葛尔盆地后,龟兹回鹘最后于六月十二日选择了开城投降。

随着龟兹回鹘的投降,意味着曾经称霸西域的西州回鹘在短短两年时间内宣布灭国。

消息传回长安,引起了极大地震撼,就算是那些对李晔新政不满的人也都纷纷闭嘴了。

李晔登基十三年,不算内部藩镇叛乱,先后灭掉甘州回鹘、南诏、西州回鹘三国,可以说声望已经超过了安史之乱后所有的历代君主。

已经有人开始称呼乾宁盛世,虽然这个盛世才刚开始,疆域也不如安史之乱之前的大唐,但却有了盛世的趋势。

而李晔这边得知西州回鹘被灭、龟兹回鹘投降的消息后,便诏令内阁研究西域问题。

最后考虑,河西五州全部划至陇右道,并撤销安西大都护府。

以西州、焉耆、龟兹、于阗都督府、仲云都督府成立安西都护府,即安西大都护府降为上都护府的安西都护府,下设五个都督府,以万百川为都护,并下辖左神策军;

以庭州、彰八里、仰吉八里、伊州等地成立北庭都护府,下辖庭州都督府、伊州都督府,以钟伟为都护,并下辖右神威军。

北庭都护府和安西都护府以天山为界。

而刘奎则是率领右神策军、右神机营,押解龟兹回鹘部族以及其他俘虏返回长安。

等回到长安,已经是乾宁十三年的十月了。

不过这天长安却是万人空巷,李晔作为皇帝,亲自前往出城迎接。

随后,在太极宫,李晔举行了盛大的献俘仪式。

除此之外,李晔还在大明宫麟德殿为右神策军的有功将士举行了庆祝晚宴。

可以说那几天长安城都热闹无比。

龟兹回鹘这边,仆固苏和仆固泽等重要人物留在了长安并任命了闲职,至于其部族则是打算分散在陇右、关内、河东三道。

对于刘奎带回的那些女俘虏,李晔基本都封赏给了右神策军和右神机营的有功将士。

当然,李晔也收了几个人进后宫,有仆固林的后妃,也有其女儿,还有仆固苏的女儿。

异域风情,李晔自然是不会错过。

就连刘奎和张涟这两位驸马都得到了数名貌美女子的赏赐。

随着刘奎的回来,如何安排刘奎倒成了一个问题。

有人说要给其加官进爵,也有人说其功劳太大了。

刘奎之前便是安西大都护府大都护,这可是从二品的官职,往上升?那就是正二品或者一品了。

可官职就那么几个,总不能把枢密使的位置给刘奎吧?这样李晔这个皇帝都得担心了。

进爵,那就只能是郡王了。

目前可还没非宗室加封为郡王,除了朱温,可惜已经死了。

最后考虑半天后,李晔决定让刘奎好好赋闲一段时间,免得大家都不放心。

思虑一番后,李晔便加封刘奎为太子少保、太仆寺卿。

太子少保可以说是个虚职,而太仆寺是养马的,大唐的官方战马都给太仆寺管。

在有人为刘奎感到不值的时候,李晔还下了一道圣旨,刘奎的秦国公爵位世袭罔替。

这意味着,就算是刘奎死了,其长子是可以继承秦国公爵位的,不会被降爵。

要知道大唐除了宗室亲王外,就没爵位世袭罔替的说法,李晔开了先河。

不过他会控制这种,避免拥有爵位的人过多,影响朝廷统治。

所以这最后一道圣旨才是最重要的,也是圣恩最重的一道圣旨。

或许是借着这次大胜的机会,李晔对于朝廷重臣来了一次大换血。

而起因就是薛王李知柔以年迈请辞宗正卿一职,至于是不是因为李承恩这个不肖子孙引起的,还是其真的不想干了,反正李晔同意了。

薛王李知柔请辞宗正卿,就必须需要一个合适的宗室亲王去担任。

可如今仅存的宗室亲王中,辈分高而且符合李晔要求的亲王并不多,最后就让彭王李惕去接任宗正卿。

这就带来了一系列影响,又得需要人去接任大理寺卿。

所以李晔就趁着这个机会给朝廷来了次大换血,让一些朝臣去地方任职,又从地方调一批官员入京任职。

其中原安西大都护府副都护徐世仁就调任兵部尚书,覃王李嗣周调任关内道布政使。

最后朝廷重臣将近一半都换了人,即便有人依然留在中枢,也换了位置。

在这些忙完后,朝廷主要事宜就两个,一个是乾宁十四年的新春布置,第二则是派人去洛阳紫微宫打点。

至于原因嘛,是李晔打算在东都洛阳待一段时间。

这一段时间暂定是一年,甚至更久,所以朝廷上下都得准备。

紫微宫已经修缮完毕,这个时候李晔提及去紫微宫,很容易让人怀疑其是不是想迁都。

其实也不存在迁都。

显庆二年(657年),唐高宗李治便颁布《建东都诏》,改洛阳宫为东都,实行两京制;把紫微城由行宫提升为帝国正宫,当作东宅,“式表宸居”。

所以大唐实际上是两京制,只是安史之乱后,大唐国力衰弱无法修缮紫薇城,大唐的历任君主就一直在长安待着。

如今西域的事情暂定,李晔也该考虑东边的事情了,若是还在长安,肯定不太方便。

正好紫薇城修缮完毕,那么正好去那边小住一段时间,适应一下。

只是这跟之前李晔巡视东都不同,这次只要搬过去至少一年,朝廷这边自然得提前把事情准备好,以免到时候太过匆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